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是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研究如何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地质环境就是人类利用并改造的第一个自然环境条件。工程地质分析是许多行业的基础性学科,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军事、能源、交通、矿业、机场、码头、核废料处置、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均需要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学科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学习借鉴阶段
十九世纪中叶,国外的地质工作者开始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系统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解放以前,我国的工程地质工作隶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没有建立独立的工程地质学科。建国以来,在前苏联科学家的帮助下,我国从地质学中建立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分支。1956年,我校在北京地院、长春地院和重庆大学的支援下成立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文革”以前,工程地质学一直沿用前苏联的学科体系,以理论严密、分支细微、研究深入为特色。我校主要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为主攻方向,以土工实验观察分析为主要手段,以认识和评价地质环境为主要任务,依此来进行工程地质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科以“土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为主干课程,研究对象以土为重点,并以土力学和地质学作为支撑。在此阶段,地质力学的分析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
2)地质工程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地质引进了欧美的先进技术和方法,特别是“新奥法”施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国内加强了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和利用的研究,由此衍生出“地质工程”的学术思想,开展了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的研究;“3S”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对象也从土扩大到了岩体。岩体结构理论丰富了工程地质学学科体系建设内容。工程地质与施工处理技术的结合,发展了今天的岩土工程的学科体系。“土质学”发展为“工程岩土学”,并增加了物理模拟、数值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学上重视“演变历史分析”这一独具特色的思想分析方法,重视对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防治。
3)边缘学科交叉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规模和强度的扩大,人类在改造地质环境的同时,也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使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实实在在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科建设上,工程地质学增加了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工程地质学成为工程地质学的新的分支。另一方面,随着工程地质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如“老三论”、“新三论”、非线性理论与工程地质学的结合,产生了非线性工程地质理论和工程地质系统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对工程地质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新理论已成为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