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_羧基甜菜碱二元复合体系驱替水驱后残余油的机理 |
|
资料星级:
|
资料格式:pdf |
上 传 者:白起 |
下载次数:16 |
上传时间:2008-12-03 15:10:43 |
|
|
实验研究在 30 ℃下进行。实验聚表二元复合体系为 110 g/LHPAM、210 g/L 羧基甜菜碱在矿化度 317 g/L
-3 -1
( )
的模拟大庆油田采出水中的溶液 ,与模拟大庆油 黏度 10mPa·s 间的界面张力为 518 ×10 mN/m,1~1000s
范围的表观黏度与 110 g/LHPAM溶液十分接近。在玻璃刻蚀大庆油藏仿真均质微观模型上 ,水驱 20PV 的采收
率为 551795%,注入 20PV 二元体系使采收率增加 391724%;在二元复合体系驱替过程中 ,注入、采出口之间主流
区域内的水驱后残余油在二元复合体系作用下发生变形 ,伸长并形成油丝 ,主要以油丝的形式被驱出;过渡区和边
角区的残余油则主要以 W/O乳状液的形式被驱出。W/O乳状液中的乳化水滴通过圈闭、Y型孔道挤压及水滴变
形、断裂这 3 种方式形成并汇集为比较连续的 W/O乳状液流 ,二元复合体系以 W/O 乳状液的形式由主流区扩展
到两侧的过渡区 ,再进入边角区 ,启动死油区的残余油 ,从而扩大了波及体积 ,提高了驱油效率。图 5 参 11。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羧基甜菜碱;微观均质模型;化学驱油;驱油机理;残余油;大庆油田
该用户还有这些资料: |
更多 |
|
|
其他相关资料: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