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分类 用户榜 | 积分说明    

  ·中国地质学.扩编版_李四光著-2/2


资料星级: 资料格式:rar
上 传 者:yamash1982 下载次数:265
上传时间:2009-04-08 23:24:05

1分
16MB
推荐本资料到: 开心网 人人 豆瓣 新浪
收藏  举报  
  发送给好友

  详细介绍: 发表评论   
中国地质学:扩编版 
作 者:李四光原著;《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编著
出版项:地质出版社 / 1999.10 
ISBN号:71160282** / P562 

【图书简介】本书是李四光原著《中国地质学》(英文版,1939)的扩编版。全书共13章,包括中国的地貌、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运动序列、构造体系及其活动性与控矿规律,以及构造模拟实验和力学分析、第四纪冰川、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本书分别由几位著名的院士领衔执笔,并组织有关专家撰写而成。扩编版是以地质力学理论为主导,综合分析研究了我国20世纪初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基础地质研究、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大量资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基础地质与应用地质。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新颖,集学术性、理论性与资料性于一体,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区域地质专著。它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可供广大地学科研、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国土整治、灾害防治、工程与水文地质等方面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和地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第一章中国地貌分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地貌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一、地貌的基本特征二、地貌的形成条件第三节各区域地貌特征一、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二、西北盆地及山区三、北部高原及山地四、西南高原及盆地五、东部平原及山地六、长江中下游平原与丘陵山地七、东南低山丘陵及沿海地带第二章中国地层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关于地质年代表与地质构造发展阶段二、关于地层分区三、地层发育概述第二节前寒武系一、太古宇基底岩系二、古元古界三、中、新元古界四、震旦系第三节下古生界一、寒武系二、奥陶系三、志留系第四节上古生界一、泥盆系二、石炭系三、二叠系第五节中生界 一、三叠系 二、侏罗系 三、白垩系第六节新生界 一、古近系与新近系 二、第四系第三章中国岩浆岩和岩浆活动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岩浆岩的时、空分布 一、岩浆岩的区域分布 二、岩浆岩的活动期次第三节岩浆岩分类、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一、分类命名的问题二、岩石组合和岩浆活动区带三、岩浆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第四节岩浆活动与成矿一、成矿环境问题二、岩浆演化问题第四章中国变质岩系和变质带第一节概述一、太古宙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二、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三、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四、加里东期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五、海西期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六、印支期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七、燕山期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八、喜马拉雅期变质岩系及变质作用第二节不同变质时期的变质岩系(变质带)实例一、雁翎关泰山岩群的变质与混合岩化作用二、太行山、五台山的变质岩系和变质作用特征三、粤桂云开大山地区的变质岩及混合岩四、阿尔泰地区的变质岩带五、四川丹巴地区的变质带六、东南沿海燕山期变质带七、东秦岭地区的多期变质作用八、房山花岗闪长岩体围岩的复变质带第三节变质岩系、变质带及变质作用问题一、不同变质时期变质岩系演化和分布特点二、影响变质程度深浅的控制因素三、关于变质期次的概念及划分标志 四、多期变质作用和同期变质作用的多阶段性 五、高温高压、超高温高压变质带第五章中国构造运动序列及构造发展过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构造运动时期鉴定与划分一、构造运动时期与性质的鉴定途径二、构造运动节律、序列与划分、命名第三节前震旦纪构造运动基本特征一、迁西期阜平期的构造运动序列与古构造演化二、五台期—吕梁期的构造运动序列与古构造演化三、四堡期—晋宁期的构造运动序列与古构造演化第四节震旦纪—古生代构造运动序列一、震旦纪—寒武纪中期的构造运动二、早古生代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序列与古构造演化三、晚古生代海西期的构造运动序列与古构造演化第五节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序列一、印支期构造运动序列与古构造演化二、燕山期构造运动序列与燕山运动的主要特征三、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序列与构造发展过程第六节有关地壳运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一、地壳运动时期是否有定时性问题二、地壳运动分布是否有全球一致性问题三、地壳运动界面是等时还是穿时问题四、地壳运动速率是等速还是变速问题五、地壳运动方向是水平还是垂直为主导问题六、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与全球性构造应力场问题第六章中国主要构造体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巨型纬向构造体系一、阴山天山构造带二、秦岭-昆仑构造带三、南岭构造带 四、其它巨型纬向构造带第三节经向构造体系一、川滇南北构造带二、华南地区的南北构造带三、华北及西北地区的南北构造带 四、牡丹江南北带第四节扭动构造体系一、多字型构造二、山字型构造三、旋扭构造体系 四、棋盘格式构造 五、入字型构造第五节中国海域及其邻域的主要构造体系一、海域巨型纬向构造体系二、海域经向构造体系三、海域扭动构造体系 四、海域主要构造体系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时间演变特点第七章中国东部前燕山期古构造分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古构造分析的主要途径和依据第三节晚古生代海西期的古地理-古构造演化一、地层发育概况二、石炭二叠纪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化三、石炭二叠纪同沉积期的古构造轮廓 四、晚古生代海西期的古构造带第四节印支期的古构造演化一、地层发育概况二、印支同沉积期的古地理、古构造轮廓三、印支运动的主要影响 四、印支造山期的古构造带及古构造体系第八章中国輓近地壳运动及活动构造体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輓近以来的地壳运动迹象及其基本特征一、輓近以来地壳运动的迹象二、輓近以来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第三节輓近以来活动性构造体系的鉴定标志和分析方法第四节輓近以来活动性构造体系的轮廓一、巨型纬向构造体系二、经向构造体系三、扭动构造体系第五节构造体系现今活动性和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初步分析一、构造体系的现今活动性二、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初步分析三、构造体系现今活动性和区域地应力场的研究进展第六节小结第九章构造体系的模拟实验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形变模拟实验一、平面模拟实验二、在旋转球体上的模拟实验第三节光弹性模拟实验一、山字型构造光弹实验二、多层非均匀介质三维光弹性模拟实验第四节物理模拟中的其它方法一、脆漆法二、形变网格法三、云纹法 四、气泡法第十章构造型式力学与构造运动起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岩石力学性质第三节构造型式力学分析第四节构造运动起源一、构造体系展布主要规律和构造运动程式二、构造运动的动力起源三、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引发的全球应力场第十一章中国第四纪冰川与古气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第四纪冰川的争论与存在依据一、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史概况二、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存在的证据第三节第四纪冰川遗迹述要一、江西庐山地区二、皖浙地区三、湘西鄂西地区四、桂粤地区五、台湾地区六、东北地区七、京冀晋地区八、陕西秦岭地区九、川滇黔地区 十、青新藏地区第四节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划分与对比一、第一冰期二、第一间冰期三、第二冰期四、第二间冰期五、第三冰期六、第三间冰期七、第四冰期八、第四间冰期 九、第五冰期 十、冰后期第五节第四纪气候演化过程一、第四纪冰期、间冰期与海面变化二、第四纪植物群所反映的气候变化三、东部更新世“冷槽”、雪线及冰川规模第十二章构造体系控矿与动力成岩成矿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构造体系控岩控矿第三节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一、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理论及其研究内容二、应力驱动下物质调整的实验研究三、应力场与物质场关系的研究 四、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与成矿深度预测第四节构造与固体矿产预测 一、金属矿产预测 二、煤田预测第五节地下水网络理论及基岩地下水的构造控制规律第六节含油(气)区及油(气)田预测 一、柴达木盆地侏罗纪油气田预测成功 二、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油气田的突破第十三章中国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地质环境特征 一、西部地区 二、中部地区 三、东部地区 四、海域地区第三节地质灾害分类一、内动力地质灾害二、外动力地质灾害三、人为活动与地质灾害第四节地质灾害的评估与减灾一、地质灾害的灾情评估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减灾措施第五节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一、内动力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报二、外动力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三、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实例 四、地质灾害防治问题的探讨第六节关于中国几个环境地质问题的探讨一、关于利用黄河泥沙填海造陆的问题二、关于长江中下游治理洪水的疏堵并行问题三、关于环球中纬度地震带的问题 四、关于地质环境变迁与地质灾害的周期性与规律性的问题第七节小结附篇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 
  该用户还有这些资料: 更多   

单井地质综合评价规范

利用综合录井工程参数解释裂缝技术研究

利用综合录井工程参数解释裂缝技术研究

四川盆地天然气录井特点与识别方法

砂岩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求取与发展

密闭取心工艺在深井中的应用

密闭取心技术的新发展

利用纵横波速度比判断储层流体性质 --...

测井资料识别大孔道的方法研究 -- 李...


 
  其他相关资料: 更多   

SY 5726-2011 石油测井作业...

戴金星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论文集(卷三)

2009年中石化测井工技能大赛

2016年泰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东南亚石...

2016年印度尼西亚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

构造地质学讲义02

构造地质学讲义1

2014 USA Lorado llc

SY/T 5745-2008 采油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