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成油是指煤和含煤岩系中分散的陆生高等植物来源的有机广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液态烃。在自然界,煤矿掘进过程揭露的煤一油共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但煤和含煤岩系能否形成工业性汕藏一直是国际能源和地质界争议的问题。我国学者在陆相生油的研究中一直关注着煤系地层找油的问题。8i)年代以来,受国外煤成油的发现和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的鼓舞,我国的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蓬勃开展起来。“六五”期间的煤成烃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为$0年代末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找油的突破提供了理论基础。90年代以米,准噶尔盆地东部、塔里木盆地北部、酒东盆地、三塘湖盆地和焉省盆地侏罗纪煤系石汕勘探的相继突破,促进了我国煤成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程克明等(1994)系统总结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的生烃特征,指出了煤系地层多阶段生烃和早生早排的成烃模式。黄第藩等(1995)采用各种先进的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测试技术,运用模拟实验土J煤一油共生点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煤成油的形成机理作了深入研究。目前,尽管煤成油的概念己被人们普遍接受,煤和含煤岩系形成的工业油气藏已在世界范围内多处被发现,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我们对煤成汕的了解还很有限。毕竞大煤田并不总是与大汕田共生,从世界范围来看,已发现的煤成油主耍分布在侏罗纪以来,特别是分布在形成于低纬度地区的第三纪煤系中。当前,煤成油生烃母质、生油演化阶段、煤一油共生条件、油源对比、’L排汕机理以及煤系生油岩的评价方法等理论和现实问题仍然是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