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7-10-19  来源:中国建材网  关注度:0]
摘要: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尽管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粗放型增长方式中的结构性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并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表示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出口政策等方式,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尽管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粗放型增长方式中的结构性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并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表示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出口政策等方式,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而节能减排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  

  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单位GDP能耗目标为2006至2010年GDP能耗总体降低20%,之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要求从严控制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建高能耗项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检查,而中国央行也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公报表示中国2007年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数据较上年同期下降2.78%,单位GDP能耗降幅有所扩大,但仍未能达到政府既定目标,同时公报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单位GDP电耗较上年同期上升3.64%。  

  我国的目标是在2006年至2010年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但我国去年没有完成单位GDP能耗削减4%的目标,因此目前我国开始加大力度实现节能减排。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今年中国安排人民币213亿元资金用于节能减排,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其中用于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为人民币90亿元,为去年的13倍,而这些项目包括热能再利用、提高建筑物的隔热和保温性以及提高燃煤炉的效率。  

  在进行节能减排的同时,我国能源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能源勘探。目前我国的陆上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由中国石油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但鉴于一些能源项目所在地区地势崎岖,中国石油因技术条件有限而无法保证气田的安全开采,从而向海外能源企业寻求专业技术帮助。美国大型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ChevronCorp.近日已摆脱挪威StatoilASA、法国道达尔公司及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的竞争,成功竞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四川省罗家寨含硫天然气田项目的开采权。另外我国决定将吸引外国公司竞标新疆自治区塔里木盆地的12座气田的开采权。  

  目前我国对煤炭、原油等自然能源过度依赖,为摆脱此种局面,解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正在寻求各种举措,积极扩大核发电能力。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ElectricCo.近期正式签约,将在中国兴建四座核反应堆,按照协议,四座核反应堆将分别建于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每地两座,2009年开始动工,第一座110万千瓦反应堆将于2013年下半年建成,其他三座估计可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投入使用。目前西屋电气由日本东芝公司控有多数股权,现在该公司已经在研究开发新一代核技术。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扩大自己的核发电能力,其目标是到2020年使本国的核发电能力从2005年的700万千瓦增至4,000万千瓦。  

  同时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商务部近日表示为推广再生能源的利用,我国已开始建造国内最大的采用聚光光伏模块的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位于四川省西昌市,设计发电能力为10兆瓦,该电站投资总额为人民币6,000万元,预计于2009年年底建成使用。  

  聚光光伏是一项全新的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电力转化效率超过35%。目前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位于深圳,发电能力1兆瓦。我国计划到2020年前将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6%,国务院近期开始实施的一项政策要求输电企业在选择燃煤电力之前应优先采购太阳能、风力、海洋等发电电力,而中国开始建造国内最大的采用聚光光伏模块的太阳能电站是中国为实现清洁能源使用目标所实施的最新举措。  

  目前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中国单位GDP能耗降幅尚未达到既定目标,显示我国在治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节能减排方面仍需积极努力,采取更多举措以收到显著效果,而打击能源浪费对于实现节能目标非常关键;同时我国应加大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摆脱对煤炭、原油等自然能源的过度依赖,有效解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