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日趋紧密 中国市场备受关注
首届亚太油气勘探与开发峰会在京落幕
峰会现场
部分参会石油公司代表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岳来群博士(左) \石油公司代表(中)、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右)
中化集团公司总地质师、专家曾兴球
1月18日,首届亚太油气勘探与开发峰会在北京国航万丽酒店落幕。该国际峰会由捷培森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由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及《国际石油经济》杂志、《石油与装备》杂志等媒体支持。17、18日两天会议期间,来自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马拉松石油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新田石油中国有限公司、Greymouth石油公司等国外公司,和来自我国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中化集团公司的专家,以及中国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代表近百人,就全球及亚洲区域内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业务、理论研究及技术发展、上游项目投资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与会者一致认为,亚太区域内的全球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题。
随着全球油气储量的日益减少,探寻新的油气来源越来越重要。勘探与开发作为油气产业的上游部分,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着愈加关键的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著名油气公司,如壳牌、道达尔、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和雪佛龙等都在调整上游业务战略,比如进一步加强上游业务,扩大上游投资以及将勘探与开发拓展至全球领域等。而随着新的油气田的不断发现,针对亚洲上游板块的投资日渐升温,亚太区域之间石油公司的业务合作越来越频繁。
在会议上,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Ole-Johan Lydersen先生十分看好亚洲市场,他发言说,自1982年在北京成立办事处后,挪威国家石油一直与中国石油公司保持合作关系,2007年,与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签订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他表示,今后将扩大在中国上游油气领域的合作。
上游的高投资带来了高回报,同时,广泛拓展的上游业务意味着不断复杂化的投资环境与问题,不同的政策、经济及文化背景需要更好的国际交流来推动油气资源勘探的发展,探索新的上游合作机会与产业价值。本次峰会期间,Greymouth石油公司Mark Dunphy女士就新西兰及智利一些油气区块的勘探开发情况,Nido石油公司Joanne Williams女士就菲律宾上游业务的投资经验,分别与参会嘉宾、代表进行了分享讨论。此外,新田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对其在中国的天然气业务也做了介绍。
作为全球油气消耗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市场吸引着全球油气勘探者的目光。在此次峰会上,与会的国外石油公司非常关注中国新的油气田发现及开发,以及中国潜在的天然气市场。中国市场又一次成为研讨中的焦点问题。期间,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岳来群博士做了《中国能源管理框架》的精彩发言。在发表完《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发展的趋势》的演讲后,曾兴球先生满怀笑容地对参会代表说,“我们很愿意在勘探开发领域与国外石油公司长期合作。”
在此次以亚太区域为主题的国际峰会上中,一位来自非洲国家的参会者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注意。这位来自尼日利与能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总地质师、专家曾兴球先生进行了长时间地沟通。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基本走势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但总体趋势还是在竞争中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会议期间,专家曾兴球指出。
勘探开发要靠先进的技术装备,上游勘探开发的竞争,其实就是勘探技术及装备的竞争。此次会议的嘉宾主持——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赵志明先生,就“中国油气上游产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作了全面阐述。赵志明指出,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国内石油公司技术装备水平,部分业务具有国际竞争力,但目前总体上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工程技术服务业务落后于世界前三大石油装备制造公司,仍然不是装备强国。与会专家及国内公司代表认为,加强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培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今后发展的关键。
2007年虽然刚刚过去,在新的一年,油价高企不下的阴影仍然未散。此次峰会上,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单卫国所长预测说,2008年,油价依然会受到经济及消费需求增长、OPEC产量、美联储降息、以及突发事件、自然事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08年,将有更多的题材可以炒作”。他预计,2008年油价依然会在80至85美元每桶的高位运行。
据了解,此次亚太油气勘探与开发峰会是首届在中国举办,该高端专业性会议致力于探讨油气上游产业,覆盖了包括政策、产业、科技和油田建设等多方面的话题,并兼顾到上游投资与国际合作方面的内容。在此次峰会上,CABOT公司对先进的完井技术——甲酸铯技术做了推广介绍。据了解,该技术尚未全面登陆中国,具有很高的市场前景。
《石油与装备》杂志记者 王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