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采设备持续景气,炼化设备开发滞后
[加入收藏][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08-09-01 来源:中国网 关注度:0]
摘要: 在8月21日“2008上海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召开的“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与产品发展高峰研讨会”上,石油石化装备的高速发展再次引起与会各方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认为,长期来看,石油钻采设备的持续景气与炼油化工设备的国产化率提高值得期待...
在8月21日“2008上海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中召开的“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与产品发展高峰研讨会”上,石油石化装备的高速发展再次引起与会各方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认为,长期来看,石油钻采设备的持续景气与炼油化工设备的国产化率提高值得期待。
钻采设备景气高
在展会现场,大庆油田华谊电气工程自动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庆现在已经从以采油为主向油装并重。未来,采油装备、钻井装备和炼化装备将成为大庆的发展重点。到2010年,围绕石油的采炼输,整个大庆市的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80亿元;2015年将达310亿元;2025年将超过600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的油价攀升促进了国际几大石油公司纷纷增加对油气基础设施的投入,深海石油设施、重油开发设施、管道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项目明显增加。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2006年,全球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从675亿美元增加到2708亿美元,增长了3倍。2007年,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了10.6%。
而中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业也在高油价的刺激下,从2006年起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6.4亿元,同比增长49.67%;全年石油石化行业出口交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其中钻采设备行业出口占70.3%。赵志明认为,这表明中国的石油钻采设备已在世界石油装备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介绍说,国内目前已经出现多个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并纷纷走出国门,加入到世界油气勘探大军当中。
炼化设备需努力
赵志明指出,相对国产化程度较高的石油装备制造业来说,我国炼油化工装备的出口总量远低于石油钻采设备,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差距较大,特别是大型石化装置中许多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
在展会现场,中石化江汉油田四机厂副厂长官旭也告诉记者,2006年以前,化工机械行业长期处于亏损边缘,现代大型石化装备大量进口是造成行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景气的上升,化工机械出现扭亏为盈,这与炼油企业为获得更多的轻质油(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所掀起的建设或改造石油加氢装置高潮有关。
官旭说,按投资来算,炼油设备中95%已实现国产化,化工设备中有70%已实现国产化。但由于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带来石化装备的大型化,反应设备、压缩机组、特殊泵类设备和专用机械有的仍需进口。另外,由于石化生产技术进步加快,而国内石油化工设备开发滞后,特别是不少反应设备经常是国外专利商的专利设备或专有技术设备,造成不少反应设备大量进口。仅2007年,我国炼油化工设备中的换热设备进口额就超过4.9亿美元,干燥设备进口额达1.2亿美元。海上石油开发设备及一些特殊设备等进口依存度未减。
节能降耗成潮流
展会组委会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次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全国各地装备制造业的70余家大中型厂(商)带来了共计3000多种展品,一半以上的产品都打出了环保、节能、降耗的“底牌”。赵志明告诉记者,油气装备的精良与先进程度决定着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石油装备制造的竞逐,除了规模、档次的博弈,更是绿色、清洁的较量。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企业111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33家,增幅13.5%,其中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厂444家,增幅23.3%,炼油化工设备制造厂323家,增幅达12.9%。赵志明称,目前的石油石化装备企业已经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成套设备承包商、交钥匙工程方向迈进,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资本经营方向发展。资本市场中,包括江钻股份(000852)、石油济柴(000617)、山东墨龙(0568.HK)、天大石油(0839HK)等在内的石油装备公司拥有较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