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闻名世界,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今天,中国正沿着丝绸古道建设一条新的能源大动脉。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东达上海,贯通14个省市区,境外与横跨三国、同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将源源不断输送到东部沿海城市,造福百姓,繁荣经济。
初冬临近,记者走进工程建设一线,感受“能源国脉”那有力的脉动。
优化能源结构的再次发力
6年前,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开工建设之初,人们还在为市场的培育担心。6年后,天然气“牛气”起来,西气东输二线还在建设中,沿线地方政府争相引进。甘肃省发改委一位负责人直言不讳:“争取让管线在境内多预留分输口。”
天然气市场“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紧迫感。
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例不到3%,而发达国家达到30%以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我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在中西部,而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管道势必成为上游资源优势与下游经济优势转换的“直通桥”。
沿线各级政府的聚焦点也在于此。从长期看,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国家发改委研究数据表明,作为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投产后,每年引进土库曼斯坦的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用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排放144万吨、烟尘排放6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36万吨,减排效益显著。同时,伴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贯通,将有效缓解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
拉动地域经济的一条红线
在记者采访中,无论是施工一线,还是大后方;无论是参建单位,还是沿线地方,除了对市场配额的分歧外,认识高度统一。
经济学家用“经济项链”的比喻来阐释管道建设运营对产业和行业经济、沿线和地域经济的拉动。从地域看,管道蜿蜒前行,犹如一条红线,将上中下游沿线的城市“颗颗珍珠”串接起来,将上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下游经济优势。根据国际开发经验,利用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下游要配套建设500亿元至600亿元的设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经贸委主任王永明所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将大大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群众。王永明告诉记者,西气东输二线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一线等新疆已有管道一起,形成南北相连、横贯东西的天然气管网,给经济发展带来又一次机遇。随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建设的有序推进,“商胡贩客,时见于塞下”的丝绸古道正承担起新的使命,加上已投产运营的西气东输管道、西部管道,一条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巨大能源“管廊”正崛起于河西走廊。在甘肃省武威市此前组织的一次“油气管廊带”经济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管道投资和投产的经济效益可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益,对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受益的不只是西部。在东部,管道建设孕育着巨大商机,为沿线群众送去福音。据统计,在西气东输管道使沿线4亿人受益的基础上,西气东输二线将基本覆盖华东、华南及中南地区,受益人数将增加一倍。有关专家认为,西二线工程将加快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工业结构的调整,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另外,以节能和环保为特点的家用燃气产品,也将迎来生产消费热潮。
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力引擎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为代表的第四次管道建设高潮的掀起,既拉动东西部的地域经济发展,也带动全局性的产业升级。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约使用钢材174万吨,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产业调整和升级。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更大,所需物资、装备数量更大,预计钢材用量达440万吨,首次大规模采用X80级钢材达278万吨,使用大型压缩机77台、大口径阀门数百个,将为我国大型压缩机、大型阀门生产企业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并带动国内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结构升级和优化,推动技术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以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为代表的高压、大口径长输管道建设的蓬勃发展,为高钢级管材研发带来难得的机遇。9月中旬,中国石油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组织召开的西气东输二线新产品鉴定会上,由中国石油科研攻关团队研制的X80高钢级系列管材等5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已跻身高等级、大口径、厚壁钢管制造世界强国行列。“石油创造”引领钢产业升级之路,也使得管道钢铁巨龙有过硬的“身躯”翻天山祁连,跨长江黄河,越江南水网,直抵穗、沪。
更重要的是,管道建设为能源和原材料类型行业提供了转变的机会,也间接地为民用能源消费的配套设备生产提供了舞台。
弘扬生态经济理念的深刻启迪
从生态经济来看,用深刻变革来形容管道建设带给沿线群众的思想观念变化毫不为过。
“天然气,亚克西。”居住在乌鲁木齐大巴扎附近的维吾尔族大婶阿依古丽两年前用上天然气后,那陪伴她近10年的煤气罐就被弃置在阳台角落。她说,用天然气做饭更省钱、更省心、更干净。
西气东输二线的建设和投运,将再一次使沿线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百姓接受新观念的涤荡,带给沿线百姓更多的将是观念上的更新和思想上的解放。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统征办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建设一流管道、绿色管道,中国石油人高擎生态大旗,奏响新时代绿色福音。沿着古丝路,与西气东输二线毗邻,曾经焊花闪耀的西气东输一线上已看不到建设的丝毫印迹,胡杨挺拔,蓝天白云,诉说着对燃气时代的憧憬与展望。沿线那些曾经靠砍伐林木用于炊事、取暖的人们,已习惯了洁净的天然气。他们期盼洁净能源,他们深情呵护环境,他们全力支持管道建设。在石河子段施工中,员工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禾一苗,作业带严格控制在28米之内,尽量减少果树移栽与砍伐,村民也主动给施工人员送水果慰问,营造了互相配合、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保证了管道主体焊接提前完工,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随着管道建设的加快推进,沉寂400多年的丝绸之路正重现昔日的繁荣景象,一条新的经济带正在神州大地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