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欧加快“粮食与能源结合战略”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7-10-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注度:0]
摘要:我国应积极应对,建立“长规划—大市场—大储备—避危机”的战略  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近两年纷纷加快推进“粮食与能源结合战略”,对各国政策导向将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并将改变世界粮食与能源的供应格局及价格,应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我国应积极应对,建立“长规划—大市场—大储备—避危机”的战略 
 
  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近两年纷纷加快推进“粮食与能源结合战略”,对各国政策导向将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并将改变世界粮食与能源的供应格局及价格,应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能源署2007年7月初警告说,到2012年,全球对于原油的需求将会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增长,而产量却会滞后,从而导致一场能源供应的危机。

  对此,上海汇易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李冬发、刘刚等近日在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中,均是石油占主导地位,所以能源问题主要是石油问题。但他们指出,“国际石油损耗分析中心的科学家们认为,四年后世界石油产量将达到峰值,那时石油的储备将迅速减少,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随之进入衰退期”,这必须引起中国政府警惕。

美日欧加快“粮食与能源结合战略”,将改变世界粮食与能源的供应格局及价格

  李冬发说,作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美国石油消费量增势将更为明显,而具有能源属性的燃料乙醇生产主要原料玉米的消费量也将大幅增长。据美国再生燃料协会预计,到2007年年底,美国的乙醇年产能将达到80亿加仑,乙醇行业将会消耗今年27%的玉米产量;美国审计总署预计,未来五年美国将有大约1/3的玉米产量用于生产燃料乙醇,这将会与全球饲料养殖业(食品)争夺原料,并提高农户的饲养成本以及肉类价格。今年以来美国国内食品价格已经上涨了 6.7%,如果下半年食品价格继续上涨,这将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幅度。如果到2012年美国乙醇产量达到能源部预计的112亿加仑,那么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将占到美国玉米总产量的30%左右,供应出口的玉米数量将明显减少,进而使国际玉米价格继续强势走高。

  目前,美国实行国内生产为主,充分利用当地玉米生产燃料乙醇。

  日本对能源安全问题一直高度重视。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以国内外客观环境为依据,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以“援助重建或开发”的外交手段谋求石油资源,建立160天以上的战略石油储备,并积极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全方位实施节能政策和增强本国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战略举措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近期,日本利用全球能源资源再分配的有利契机,加大海外能源资源投资步伐,在巴西、泰国等投资收购、兴建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快速获取能源战略优势。

  欧盟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大力发展相关能源替代品无疑是符合其能源战略国策的,其中以农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能源既可以缓解库存压力,还能够提高能源安全系数。另外,近两年欧盟每年从巴西大量进口甘蔗酒精来弥补生物能源供需缺口。在全球粮价居高不下、生物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欧盟不会因为削减农业补贴额、减轻财政负担而明显影响各成员国的自身利益,反而会通过市场机制极大缓解日益增长的替代能源原料供应紧张局面。

国际原油价格的正常或非正常波动,都将更深入地影响中国油品以及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

  李冬发说,近期中国和世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和这些相关因素紧密相连,例如能源紧张、粮食产区天气情况以及世界粮食库存降至多年低点。但从长远的角度看,生物燃料需求和生产的不断扩大,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今年7月4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10年农业展望报告》预计,到2016年,美国、欧盟、巴西等的生物燃料产量均将翻番。生物燃料需求不断扩大引发的农产品市场结构性变化,将使未来十年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这样国际原油价格的正常或非正常波动,都将更深入地影响中国油品以及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甚至影响中国整个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今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年均消费增速都超过8%。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4亿吨,今年可能达到3.5亿吨。

  刘刚认为,中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同,美国和巴西有着丰富的耕地和水资源;中国的可耕地和水资源匮乏,粮食进口将超过出口。然而,美国燃料乙醇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玉米供需趋紧,并引发美国及全球粮价上涨,也使中国粮食进口存在潜在危机。这使中国面临粮食、能源进口两难境地,如果中国进口粮食和能源,则助动世界粮食、能源价格高涨,中国也直接面临高粮价的威胁;如果不发展,则可能在替代能源领域落于人后。

中国应从全球市场角度去把握战略机遇,建立“长规划—大市场—大储备—避危机”的战略

  粮食、能源两大问题若同时出现危机,中国将进入粮食、食品高价时代,将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而能源战略首先要保障国民福利,尽管中国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但是粮食安全永远都比能源安全更为重要,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李冬发等认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优质清洁能源需求的刚性上升与相应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他们建议,在国际环境变化中,中国应从全球市场角度去把握战略机遇,建立“长规划—大市场—大储备—避危机”的战略。面对粮食、能源两大问题的世纪性挑战,把粮食问题与能源问题纳入中央的战略发展与安全思维范畴,千方百计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坚决跟上国际能源发展的紧迫形势,才是中国粮食与能源双战略发展的上上策。

  在具体操作上,中国应从全球市场角度来分析,积极主动发展调整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的思路,尤其是把替代能源发展作为长期战略。中国应及时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或增加粮食和能源产品的进口,或走出去并购与租地,学习先进国家的做法,使其部分转化为中国的储备油和储备粮,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