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认为,目前垄断企业的收入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质疑政府对央企“有些偏心”。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总经理余夕志反驳说,“我们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但是老板的工资只80多万元。吓到了吧?”
不管是央企还是私企,也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其薪资水平本质上都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个人为企业创造了多大的价值,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就该拿多少薪水。像苹果、甲骨文这些全球知名企业的高管,动辄千万美元的年薪,让人艳羡,那是因为人家的业绩摆在那里。殊不知,美国也有许多企业高管只拿蓝领工资甚至只拿象征性的工资。哪一天苹果产品卖不出去了,不要说千万年薪,卷铺盖走人都是免不了的事情。
余夕志代表“吓到了吧”的反问里,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央企高管年薪80多万元只能算是低收入,二是不拿个几百万、上千万元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央企高管。听上去有些像撒娇,却未必不是实情。眼下而言,央企高管年薪上千万元的并不鲜见,中国银行、中国平安的老总年薪均在千万元之上,排名第十的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毛裕民收入也有476万元。相比之下,中石化老总年薪只有80多万元,确实有些寒碜。但也正因为如此,说明央企高管年薪制订机制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对央企高管年薪进行改革和管理已迫在眉睫。
央企高管的管理水平有高有低,公众并不介意高管们拿高薪,但前提是要让公众信服。余夕志代表也说了,社会上普遍认为石油行业收入高,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央企的透明度,经常性地向公众算一算账,让公众相信央企高管的高薪和贡献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