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重工)同西班牙ADHK公司在上海签订了总额为22亿美元海工装备采购合同,成功地叩开了
海洋工程的市场大门。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出口销售合同,也是振华重工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产品单一的港口机械,转向海洋重工与港口机械并重,并逐渐转向以海洋重工为主。
看好海工装备市场
今年以来,国际船市的低迷令我国船企陷入了“接单难,交船难”的困境。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船舶行业70户重点监测企业新承接订单仅546万吨,同比下滑80.7%。需求的锐减让造船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愈发凸显。
7月22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也表示,目前全国造船有效需求在5000万吨左右,但是国内船舶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600万吨,这意味着有四分之一的产能是过剩的。
一面是造船业产能的严重过剩,一面是海工装备旺盛的市场需求。因此,海工装备在国内船厂的眼里无疑成了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宝”。
实际上,在此之前,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两大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开始在海工装备领域布局,民营船厂代表江苏熔盛重工也高调进军海工装备领域,并计划将来自这部分的收入做到企业产值的40%左右。
工信部装备产业司船舶处处长由淑敏近日在“2009中国船舶工业与海洋工程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海工装备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00亿~500亿美元。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海洋油气开发正面临加速发展局面,国内需求空间较大。
由淑敏说,今年6月出台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海洋工程装备作为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以便为中国能源战略和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而根据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到2011年国内企业在全球海工装备市场的占有率要从目前的不到5%提高到10%。
但船企的集体加盟,让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有些忧虑。他认为,根据规划,短期内海工装备的确会有大的发展,但海工装备不同于船舶的批量生产,如果船厂不加引导一拥而上,很容易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由淑敏也提醒说,目前中国海工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总体上还远不能适应国内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比如海工装备的配套设备本土化率非常低,每年有七成以上需要进口,关键设备配套率不足5%。”
因此“蓝海”虽诱人,但薄弱的配套是船企通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拦路虎”。
对此,业界专家指出,如果不解决配套问题,“船壳工业”现象将在海工装备制造业领域重演。
配套拦路急需跟上
根据海上
石油开采的流程,海工装备主要包括
钻井平台、
采油平台及将油输送到陆地上的管线等。
这次振华重工22亿美元的订单就包括10台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7台陆上钻机和两艘浮吊。
对于未来海工领域的发展,振华重工总裁管彤贤在公开的场合曾表示,公司将目标放在发展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和高技术海工配件上。“公司计划从2006~2010年5年内,投资150亿元进军海工装备市场。振华重工的海工装备短期目标是,2~3年内的海工市场产品占公司总产值50%以上,相应板块的营业收入突破40亿美元。而3~5年后,海工业务占到公司产值的8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振华重工以及熔盛重工目前还是以制造
铺管船为切入。而在钻井平台这一块,90米以下的钻井平台,我国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全部由国外引进;50米以下的国内具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的企业多是以制造船体为主的国企。
与普通船舶相比,海工装备的功能系统和各种配套设备要复杂很多,配套设备占整个装备的价值比例也更高。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海工装备的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都要依靠进口。比如在上海
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美国
康菲石油公司建造的30万吨浮式生产储备油船中,国内生产的关键配套产品所占比例不到全船产品的5%,其价值在整个海工产品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更低。
一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其实国内海工企业也愿意选择国内配套产品,但由于产品质量与国外知名品牌的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难以得到船东的认可,从而大大影响了国内海工产品的国产配套率,而售后服务等软件差距也十分明显。
无论是国内配套产品配套率低还是产品的附加值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我国配套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十分薄弱。福建省船舶行业负责人也表示,当前国内海工配套企业研发力量较弱,基本不具备自主研发海工产品的能力。仅有的几个海工配套科研项目也很分散,产学研之间的联合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海工配套研发体系。
为此,业内专家建议,要提高国内海工配套企业的研发水平,除了加强自身能力外,不妨采取“引进、消化、创新”的方式,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实现配套产品从低端到高端的发展。此外,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些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还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收购国外相关的研发设计机构或拥有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的企业,来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