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 背后的乡村梦
“红衣军”的到来,改变了焦石镇人的生活。虽然老农陈淑芬暂时无法判断这样的改变是好是坏,但至少,山里的蕨菜、腊肉渐渐好卖了。
据当地居民反映,“红衣军”来到焦石后,镇里的房租上涨了10%,原本冷清餐馆也常常客满为患。陈淑芬的孙子、32岁的王永健正盘算着在镇上开一家餐馆,从而使自己有机会分食页岩气开发带来的利好。
盛潮洪,焦石镇党办主任。他一直盘算着页岩气开采能为当地带来多少收益。
“我琢磨着算了一下,每开发一口页岩气井,就会给焦石带来20万—50万元收入。”盛潮洪说,按照涪陵区的规定,页岩气开采头两年的税费是全额返还给镇里的,“这是真金白银。”
梁平县紫照乡,有着一个浪漫的名字,但现实却很残酷。因深居山中,乡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农民们种的蔬菜、水果、肥猪都运不出去。
“我们是梁平最贫困的乡,去年财政收入只有20多万元,根本就没钱修路。乡里许多村都没通公路,就连乡道也一度破烂不堪。”紫照乡党委副书记龙绍斌说。
不过,“红衣军”进驻后,乡里已发生巨变——为让大型设备运得进来,中石化投入数百万元,新建了1公里村道,并对4公里破损严重的乡道进行了平整、拓宽。
此外,梁平县还专门制订了《油气勘探开发道路使用养护实施方案》。《方案》规定,页岩气开采单位,有偿使用现有乡镇道路。按照水泥路面8万元/公里,一般泥结石路4万元/公里,每年提取养路费,并交由所属乡镇作为道路养护基金。
“路好了,我们的鸭子买得出去了,柑橘也不会烂在地了。”龙绍斌说,今年,乡里制定了脱贫致富规划,希望动员发展蚕桑、生猪、黄羊、鹅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虽然暂时还用不上页岩气,但页岩气开发让农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龙绍斌说。
美国发起页岩气革命
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
早在1821年,在美国纽约的弗里多尼亚商业天然气井中首次生产出了页岩气。但在那之后的100多年中,因为开采技术不成熟,页岩气并未大规模商业开采。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于对天然气资源日益减少的担心,美国联邦政府开始资助“非常规天然气藏”的开采和研究,如页岩气。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Mitchell能源公司结合大裂缝设计,严谨的油藏描述以及水平井技术,成功的解决页岩气的经济性难题,使得页岩气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开采条件。
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超过了1000亿立方米,占美国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0%。依靠页岩气的开发利用,美国不仅一改天然气依靠进口的局面,还成了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动摇了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格局。随着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和亚太地区,俄罗斯正逐渐失去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定价权,并出现价格松动。
对于中国而言,其面临的油气地缘竞争压力将会减弱。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的松动可能使中国在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议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