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食安全到城市毒地,2012年,媒体就土壤污染问题轮番追问,然而全国土壤污染数据依旧扑朔迷离。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4月11日发布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土壤污染信息公开如何在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中体现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城市扩张进程中,及早建立分级管理信息库并进行分期治理,或成为毒地治理的突围之策。
2011年,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正式报告中披露,“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 8.3%。”这一数据与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披露的12.1%的土壤有害重金属超标率又有出入。这两个数据虽低于此前媒体引用的数据,但仍让人警觉问题的严重性。另外,环保部仍然没有披露污染区域的具体分布。
《报告》指出,中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成因复杂多样,解决之道也莫衷一是。如,土壤污染隐蔽性强,往往为历史累积形成,时间跨度大,很容易造成责任主体的变更、转移甚至灭失的情况。对于更广泛的土壤污染治理来说,采用何种财政、资金机制仍有待探索。
城市快速扩张进程中发现的大量“棕色地块”带来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等综合性问题也不可小觑。中国许多城市在近些年来不断扩张之后,曾经位于城内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逐渐搬出城市中心地带,遗留下大量污染场地,而这些污染场地都已经或将要被用于商业开发或住宅用地。
《报告》以一处位于棕色地块的在建国家公务员保障性住房为案例,揭开城市毒地肆虐的冰山一角。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生态风险或者危害的“毒地”成为对城市的新威胁。由于目前中国污染场地现状不明,官方迄今为止没有公布关于污染场地详尽数据,另一方面,中国对于污染场地的监管,以及修复政策、法规和技术框架都严重滞后,导致中国针对毒地的一些检测标准和手段上无法可依,使毒地治理陷入尴尬局面。
《报告》认为,中国目前在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还很薄弱,缺少完整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因此,中国应及早建立污染场地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并逐步完善污染场地的信息登记数据库。以便宏观把握全国土壤污染情况,地方政府与建设项目经营者也能够针对不同级别的污染场地开展预防和修复工程。从全国层面,毒地治理要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国家决策层面要从系统、循环的角度来解决场地污染问题,这样才会保障投入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也有助于解决中国毒地问题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