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明确:今后三年不上煤化工新项目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01-06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注度:0]
摘要:  编者按:2009年5月,国家出台《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煤制天然气列为煤化工的5类示范工程之一。2009年11月25日,在《中国学者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倡议书》签字仪式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姜克隽表示:“煤制天然气成...
 
  煤制天然气存在经济性风险和环境风险

  目前,在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煤炭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煤炭价格可能低至100元~200元/吨,但这种价格并非市场均衡价。随着市场深入开发、大企业入驻以及交通条件改善,煤炭价格的上涨将不可避免。近5年,陕北、宁夏等地区的煤炭价格年均上涨幅度超过10%,这对于长达30年甚至50年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而言,显然有极大风险。但由于对这一风险认识不足,一些项目通过低估煤炭价格、高估天然气价格的方式改善经济性指标,个别项目甚至采用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作为煤制天然气的出厂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煤制天然气的风险不仅局限于项目的经济性风险,还存在技术和环境方面的隐忧。

  首先,目前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一般都选用气化温度较低的气化技术,气化过程中必然伴生大量的苯、酚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组分的分离、处理设施投资大,稳定运行难度高。

  其次,水资源的消耗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煤制天然气的水资源消耗量和煤制甲醇、煤制油等工艺基本相当。目前我国煤制甲醇的水资源消耗量为国际先进水平5~6倍,在节水气化技术成熟之前,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制天然气对当地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挑战。

  再其次,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天然气的普及,构建全国性的统一的天然气输配干网势在必行。那么,现有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到底是纳入统一的燃气输配系统还是独立敷设自己的管网?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对项目的可行性构成巨大挑战。

  从战略的高度看,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构建现代化的煤化工产业,对延伸煤炭产业链,提升和改造煤炭工业,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与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以及煤制油项目相比,煤制天然气项目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产业关联度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弱。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