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其人
虽然同为副总经理,但从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中化调至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李辉仍是上了一小级台阶。加之傅成玉将届退休之龄,这一敏感时段的人事调动引发业界对于李辉接班的猜想。
李辉,47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贸易专业毕业。他的职业生涯脉络清晰,前十年的关键词是“贸易”,后十年的关键词是“石油”,尽管这两者之间也有交集。
李辉1987年8月进入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2004年更名为五矿集团),进口过废船,也曾被派驻科威特、英国和巴西长期工作,历任五矿集团五矿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美五矿有限公司副总裁、总裁。1998年9月至2000年1月,李辉在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区总公司短暂挂职,任副总经理。
2000年1月,李辉正式调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先是担任中化石油中心副主任、总公司总经理助理,2001年5月升为中化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石油中心主任兼中化国际石油公司总经理。中化国际石油公司是中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囊括了原油和成品油的贸易分销,加油站和仓储设置的建设经营,以及炼化、运输等环节。八年中,李辉实际上主持和领导了中化集团石油业务的进一步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在中化集团从一个贸易公司向国际能源公司的转型中功不可没。
2009年9月,李辉进一步晋升为中化集团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兼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石油上游业务负责人的岗位上,李辉对海外并购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和进取心。中化集团的外事活动,尤其是与国外石油公司代表会见,大多由李辉出马。在今年3月美国休斯敦举行的“剑桥能源周”上,李辉不仅率队出席,还在会议间隙会见埃克森-美孚、康菲等石油巨头和渣打等投行,了解全球石油上游资产并购形势和潜在的机会。
李辉行事低调,言论很少见诸报章。惟一可查的,是他在去年12月“第七届跨国公司国际年会”上的讲话稿。从文稿看,他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称中化应当关注的是拉丁美洲、亚太、非洲、中东、中亚这几个区域,5亿-30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并购。
似乎为此做注脚,去年下半年,中化集团以8.75亿美元收购了Emerald Energy,这家伦敦上市公司在叙利亚和哥伦比亚拥有上游资产。当时市场还风传,中化集团对这家公司在叙利亚东Khurbet油田的合资伙伴、英国的Gulfsands石油公司也感兴趣,出价约合6.5亿美元。
今年5月,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化股份以30.7亿美元的对价,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手中购买了位于巴西海上Peregrino油田40%的权益。据接近交易的人士介绍,李辉直接参与了这项收购的前期工作。
一位接近李辉的中介人士说,石油仅是中化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李辉的抱负在这里很难充分施展。而且,尽管今年步入58岁的刘德树十分倚重李辉,但排在李辉前面的,还有“二把手”韩根生。韩根生在中化集团工作了20多年,1993年5月就出任副总裁,2001年起担任中化欧洲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2004年3月复任中化集团副总裁。从务实的角度看,调至新旧班子年龄差更为明显的中海油,对李辉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调动的意义,其实不完全在于‘升’,也在于自己的事业环境、工作情绪是否有所改善。”一位知情人士如此隐晦评价。
在中海油目前几位60年左右出生的副总经理中,李辉的闪光点在于“贸易”,正如他在简历中写的“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发展趋势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考虑到他曾在三家央企供职,可能更容易丢掉历史思想包袱,给中海油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企业风格。
不过,要竞争“一把手”职位,李辉的软肋也很明显。他并非石油科班出生,对海洋石油行业更为陌生;此外,虽然中海油的规模和内部机制没有中石油和中石化那样庞杂,但也远非一个“空降兵”短期内所能熟练把握;而且,从刻板层级观念上看,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副总去中海油做老总更符合常规,而第四大石油公司的副总去第三大石油公司做老总,则缺乏先例。在此背景之下,几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都认为,李辉有机会,但不大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扶持和获得内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