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趋势上看,国家石油公司(NOC)走强,IOC走弱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由于油价在金融危机后迅速回归七、八十美元的高位,主要的IOC的季报都表现出强劲的利润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IOC有明显收缩战线的态势。与此相反,NOC扩张的态势是同样明显的。
石油公司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中游炼化业务;下游分销油品贸易业务。石油公司最重要的资源除人才之外就是地下的油气储量。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石油七姐妹对石油工业的垄断主要是基于他们垄断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当前,国家石油公司垄断了探明石油储量的75%左右,故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四十年前,跨国石油公司拥有的探明储量就高达85%,国家石油公司仅有微不足道的单位数。
百年来,跨国石油公司与石油资源国石油合同主流模式就经历了:土地租让制;分成合同制;合同转让制三个主要阶段。石油储量增值的收益一步一步从跨国石油公司的手中转移到了国家石油公司或者资源国政府的手中。殖民主义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主权国家民族独立不会逆转,“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符合发展的逻辑。资源国多是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他矿产资源)是他们发展经济,提高国家政治权利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他们提高对资源的控制力和收益比例无可指责。石油资源国对资源的垄断,对收益比例提高的追求不会逆转。堤坝已经修筑好了,河流不再漫滩了,河东河西的现象将不再发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除美国)的石油消费,能源消费稳中有降,主要原因有:1.能源效率不断提高。2.产业调整基本完成,服务产业为主,社会形态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信息社会。3.社会老龄化。 4.低碳经济理念驱动。 日本与欧洲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石油消费下降比较明显,趋势不会逆转。近来我们看到多家跨国石油公司收缩在欧洲的下游业务,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的新的战略布局。与此相反的是,主要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由于逐步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能源消费大幅增加,以致国家石油公司大力度扩张下游业务投资,以满足国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