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业将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需要克服行业竞争力参差不齐、产品结构性短缺、资源环境等瓶颈问题,抓住时机进行结构调整,引进更多资源,进一步提高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争取乙烯方面再建千万吨产能。
“十二五”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业将进入转型期,需要克服行业竞争力参差不齐、产品结构性短缺、资源环境等瓶颈问题,抓住时机进行结构调整,获得新技术,引进更多资源。
“十二五”能源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日前表示,能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草稿已经完成,4月份修改形成了讨论稿。对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作一番前瞻性思考,对于科学制定“十二五”能源规划、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结构性短缺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原材料工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也将相应发生变化——传统产业比重下降,高端和新型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
在传统大宗石化产品领域,产品总产能已超过国内市场需求量,与此同时装置开工负荷较低,仍有大量产品进口。在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高端品种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高,部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尚处于空白。
总的来看,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产品和通用产品为主,高档、专用产品比例较低。石化产品结构性短缺是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具体体现,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四点:原料供应受到多重限制,行业集中度偏低,落后产能占较大比重,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引导,产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严重;产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原料与生产分割、产品与市场分割等不合理之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很多科研成果难以生产应用,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