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所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油价下降、行业成本继续高企等给公司经营造成巨大困难,台风等自然灾害也给海上作业造成严重影响,中海油的净利润出现下滑。今年,鉴于墨西哥湾海上油井爆炸引发的特大环保事故,今后海上油田作业方面将面临较高的安全成本投入。在这种背景下,中海油的新领导层将引导中海油走向何方?
刚刚“空降”到中海油的李辉,最受瞩目。他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尤其是在对外合作上。李辉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对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发展趋势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他先后担任过五矿集团五矿贸易公司副总,南美五矿副总裁、总裁,中化集团副总裁等职务。在中化工作期间,李辉实际上主持和领导了中化集团石油业务的进一步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囊括了原油和成品油的贸易分销,加油站和仓储设置的建设经营,以及炼化、运输等环节。
在海外并购中,他大施拳脚,充分抓住了全球石油上游资产并购形势和潜在机会。业内评价他:“中化集团从一个贸易公司向国际能源公司的转型中,李辉功不可没。”
中化集团一位熟悉李辉的人士说:“李辉在石油方面的才能和抱负,在中化并没有得到完全彻底地施展。从发展潜能来看,李辉调到管理更为开放的中海油,对李辉意味着更大的机会。”
毫无疑问,李辉丰富的工作经历为中海油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然而,也有专家认为,毕竟是非石油科班出身,相对而言李辉可能在某些方面对海洋石油显得陌生,未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扶持和内部认可。
杨华是中海油仅次于傅成玉的标志性人物。他精于财务,熟悉资本运作和海外投资。他作为并购小组的主要成员,曾参与了中海油一系列重要收购、兼并的决策和操作,包括对印尼和澳大利亚超过10亿美元的油气资产并购交易等。尤其是他去年3月接替周守为成为中海油股份公司总裁后,他的排头兵地位不可估量。
新晋副总经理李凡荣也是未来新团队领导人的关键人物。很多人对他的名字相对陌生,或许是因为李凡荣自1984年进入中海油,就一头扎在深圳及南海地区,工作了20多年。李凡荣更擅长海上项目的对外合作,曾在南海CACT对外合作项目上担任平台经理,在流花油田联合作业机构担任生产作业部经理,在陆丰22-1油田联合作业机构担任总经理,在CACT作业者集团联合作业委员会担任中方首席代表。
吕波和刘健也在石油行业拥有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吕波曾经担任过中海油的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等要职,积累了较强的石油底蕴。刘健1982年进入中海油,经过多年的历练,可以说在石油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实力。刘健曾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渤海采油公司经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和湛江分公司总经理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开发生产部总经理。此前这些生产前线的诸多历练,给刘健如今的晋升打下了坚实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