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内的原材料工业发展迅速,多种产品产能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十二五’的发展,必须对当前情况有明确的认知。”
产品结构性短缺现象仍存在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快速增加,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比如,2009年,我国甲醇产能为2200万吨/年,装置开工负荷仅为50%,而同期甲醇进口量达到529万吨;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聚苯乙烯、ABS树脂、合成橡胶等石化下游产品2009年的进口量均超过2008年。在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结构性短缺主要体现为高端品种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
产品结构性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供应受到多重限制,行业集中度偏低,落后产能占有较大比重,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引导,产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严重;由于历史原因,产业布局仍存在原料与生产分割、产品与市场分割等不合理之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很多科研成果难以实现生产应用,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