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保协会总裁弗雷德·克鲁普1984年执掌美国环保协会总裁职位,随后在美国清洁空气法的修改、排放总量限制和交易制度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还是美国页岩气生产行动组成员之一,对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关切和丰富的经验。《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美国环保协会总裁弗雷德·克鲁普,他认为,页岩气的开采会有环境隐忧,主要通过加强立法监管和促进技术进步避免。美国页岩气开采成功确实对能源结构造成很大影响,但他认为,天然气主要是替代煤炭,对新能源则影响有限。
克鲁普还回顾了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的实施情况,提出惩罚和交易系统的建立能有效保证减排。
页岩气环境之忧
第一财经日报:你是美国页岩气生产行动组的7位成员之一,这个行动组对美国页岩气的安全开发和环境影响等问题提供建议,你认为页岩气开发最主要的环境威胁在哪里?
克鲁普:页岩气的勘探开采确实存在潜在的环境危险,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是,水从哪里来。页岩气开采耗水量很大,几倍于传统天然气开采。如果作业区块附近径流丰沛,页岩气开采问题不大。如果附近只是有小溪,页岩气开采会让溪流干涸。
其次,页岩气开采要用水力压裂技术,压裂液添加多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是否安全,以及是否会渗透到地下水中要及早防备。另外,化学物质也存在泄漏到地表水的危险。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页岩气开采中都需要防范。
第三方面涉及井下返排废水的处理。井下抽出的返排废水不仅含有化学物质,还有地层中的未知物质,都是潜在的污染源。
第四方面是大气污染。页岩气开采中的压裂液由沙子和水混合制成,沙子压入页岩层中置换出其中的气体。沙子在使用前就被磨成非常细小的颗粒,吹入空气中本身就是污染。施工过程中,如果井壁不够坚固,气体和沙粒也可能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此外,页岩气开采过程中,要用柴油卡车运输水和气体,卡车数量大幅增加造成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最后,甲烷的散逸排放也是潜在的污染源。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强的温室气体,一旦泄漏将引起连锁污染。
不过我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控制,政府也已经制定了法律法规进行监管。
日报:美国页岩气开发中有没有大的环境事件发生,有哪些方面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美国在处理甲烷泄漏方面是否有成熟经验?
克鲁普:有,美国曾经发生过数以百次计的污染事故,在针对页岩气开发的法规明确之前事故更多。随着监管法规的加强,事故比以前少多了。
更为严厉的监管法规对页岩气井的坚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防止化学物质通过井壁渗透进地下水层。环保组织和相关公司在其中起了作用,各州也逐渐采用更为严厉的环保标准,在多重监管约束下,页岩气引发的环境事故减少了。
目前美国有几万口页岩气井,在政府监管和环保组织监督下,多数井都没有环保问题,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发生。总体上说,现在监管更严苛,事故比以前更少。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继续提高监管的标准。
日报:你认为在防止页岩气开发中的环境事故中,如何平衡技术和法规的作用?
克鲁普:技术和法律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我们要界定油气公司开采资源的边界,不能因此伤害到居民、污染空气和水资源。页岩气技术的改进要有法律的指引。
美国天然气没有替代新能
日报:美国页岩气开发成功,在抑制了煤炭消费的同时,对新能源也有不好的影响,你如何看待被冲击下的新能源前景?
克鲁普:据我所知,美国去年风电新增装机达到历年最高的水平。页岩气的成功确实拉低了气价,影响到核电、太阳能、风电和火电装机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对新能源发展影响有限,只是减缓了风电和太阳能的发展速度,对火电的冲击则是根本性的。
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在达到谷底之后,已开始回升,而风、光的成本在持续下降,我认为新能源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机。
日报:数据显示,中国从前年开始,新增风电装机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这不是受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影响?
克鲁普:我认为中国风电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的支持。我也希望美国政府更加支持新能源发展。
页岩气确实对美国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发展的速度,相比而言,中国政府新能源发展计划更加雄心勃勃。
美国的情况也应分开来看,加州就通过推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减少排放。在此制度下,新能源可以平等地和火电、天然气等公开竞争。只要二氧化碳排放少,都可以通过该制度获利。我们还会将这一排放交易制度推广到更多地区。
日报:美国廉价的煤炭被运往欧洲,使得当地火电重新启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克鲁普:确实如此,美国廉价的煤炭被运往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欧洲正在努力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部分因为经济萧条欧洲力不从心。欧洲在减排上的行动有目共睹,美国煤炭消费量逐渐减少,廉价煤冲击其他国家能源结构具有讽刺意味。但这更说明全球一起努力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性。
清洁空气需要惩罚和制度约束
日报:你在美国制定《清洁空气法》中起了大作用,这个法律出台后经历了哪些修改?发挥作用的主用因素是什么?
克鲁普:美国《清洁空气法》上世纪70年代制定,随后经过三次大的修订。大致每隔十年提高一次空气质量标准,1980年代提高了最初的空气质量标准,并从地区性向区域性转变。1990年代,设计了总量控制和排放物交易的制度,推动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交易,降低了减排企业的成本。2005年则将更多排放物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在东部地区推动汞的控制。
起初美国的空气污染也非常厉害,大气能见度很差。经过推动这一法律,现在肉眼也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我认为,这一制度的推行,得益于三个方面,值得中国借鉴。
首先是严厉的处罚制度,不达标排放的企业实行按日计罚,直到达到为止。其二,完善的排污交易机制,使得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参与,不断提高技术减少排放。第三是区域联防联控,避免污染转移。
日报:中国正处于污染高发期,相信你在北京也体会到了雾霾天气,美国环保协会在中国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克鲁普: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致力于通过市场机制、利用经济和市场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涉足领域已经从最初开展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逐步发展为六大类项目,包括火电厂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环境立法和执法、农村温室气体减排、绿色供应链、公众参与和培训。
例如美国环保协会促成了中国第一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促成了中国第一笔自愿碳减排交易,成为唯一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首次将“按日计罚”引入中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启动了中国目前由非政府组织开展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环境执法培训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