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能治全身病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500~2000美元的水平,到了这一水平,历史的经验是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天然气的大发展。“这是一剂能治全身病的药”,韩晓平表示。
美国现在正在进行页岩气革命,到2015年预计将新增2700亿立方米,加上现在的6000亿立方米,美国将不用再进口天然气,甚至可以出口。中国资源禀赋与美国差不多,但需要开放市场,需要将中国民营资本引入一个绿色可持续增长的领域。
这一规划对投资的拉动,可能会超过5万亿。以天然气为核心,等于重新建立一个能源系统。就像现有的煤炭系统,除了煤矿,铁路、公路、船舶,加上电厂等,整个系统的投资非常的大,会达到几十万亿。同样,石油从勘探开发到管道,再到炼油厂、加油站,整个产业链也是几十万亿的投资。
如果再建立第三个系统——天然气,然后兼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又将是几十万亿的投资。所以5万亿只是很初步的测算,如果开放市场,带动的投资将会更大。
比如汽车市场开放后,出现吉利、比亚迪那样的百亿级企业。天然气市场一旦开放,中国可能也会出现一大批百亿级的企业。因为天然气,需要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一旦打出气来会创造巨大的绿色GDP。
而且,天然气产业可能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房地产行业目前骑虎难下,再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可能性很小。一旦打出天然气这张牌拉动之后,接下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都将启动。
韩晓平表示,这次天然气革命将会改变我们的国家和生活,甚至改变全世界的利益格局。“美国现在搞碳税、碳壁垒,今后如果我们建立天然气能源体系,能耗下降,这将不再成为威胁;同时,也不能拿石油来遏制我们,而美元是石油支撑的,这意味着你用美元也遏制不了我,人民币也将真正成为世界性货币,这对整个世界的利益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今后,将有更多的配套政策来适用这一变革。目前,天然气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其中的每个企业都可能“长大成人”。因为这个市场将是未来中国膨胀速度最快的一个市场,从上游勘探一直到下游应用、分布式能源、各种燃气设备都有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公司,已经用了50年的时间来发展这个产业,结果并不尽如人意。韩晓平认为,“现在必须让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因为天然气这个行业,在美国大公司也干不好,都是小公司发现大气田。毕竟驱动力不一样,小公司的决策机制更加快速、灵活,更擅于冒险。在中国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