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的“心思”
面对油气领域抛来的“橄榄枝”,民资既喜也忧。
作为浙商的代表性人物,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到中石油的邀请后表示,“很有兴趣,希望能找到恰当的合作机会”。相比这些行业外的企业的雀跃心情,行业内的民营油企则有更多忧虑。
“感兴趣是感兴趣。但是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限制在合资公司中肯定是小股东,一旦合资公司前几年连年亏损,民营企业就会被吃掉。”浙江宁海甬石东南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樟槐表达了大部分民营油企的担忧。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指出,在中石油拿出的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长期投资项目,资本回报时间较长,这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比较不乐意的地方,因为相对于国企来说,民企更看重资本回报周期,而且时间长也容易滋生变数。
“对于民资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和风险抵御能力,利润和回报自然是我们最看重的。”山东方圆石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书杰毫不避讳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利润微薄,商务部重新启动的进口成品油配额成了民企眼里的鸡肋。如今,距离商务部下文已经过去半个月之久,各地上报再次申请的民企寥寥无几。
“民营油企最渴望的莫过于希望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对原油支配权的垄断。”广东石油商会会长吴清标指出,对民营油企来说,最有现实意义的举措就是放开进口。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郭海涛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民营企业虽有了成品油批发资格,可以经营加油站、炼油等业务,但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巨头仍垄断原料资源,民营石油企业发展备受困扰。民企的心思,是期待破除原油进口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