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自主化 不得不做
余益锐告诉记者,我国东海、南海石油储量丰富的海区大部分属于有国际争议的海区,在美欧等国垄断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优势的条件下,因自主装备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对国土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尤其是南海,目前已发现了7个油气盆地,但由于远离大陆,大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因缺少自主、高技术的油气开采装备,致使我国油气公司迟迟不能进入,现正被越南等东南亚小国联合国外公司强行开采,他将其称为“南海在流血”。
而租用国外海洋钻井服务价格过于昂贵也成为自主化的一大诱因。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油气依赖程度的加深,海上钻井工程服务市场空前红火,导致海上钻井装备日租费持续上涨。余益锐告诉记者,在北海,自升式钻井平台2005年的日租费只有5万美元,到2008年8月就升至20万美元,增幅为300%;全球深水半潜式平台2005年日租费为17万美元,到2008年却达到了50万美元,增幅194%。所以即使租用国外海洋油气装备具有一定可能性的话,但高昂的租用费将极大地增加海洋油气开采成本。
而且海洋工程装备已逐渐成长为高技术产业的今天,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设备等于拥有了广阔的市场。据道格拉斯-威斯伍得(DW)预测,到2020年前世界油气开采装备总投资约1.3万亿美元;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前全球能源方面的投入将超过26万亿美元。记者进行了计算,预计到2020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投资将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平台及海洋工程船舶投资约700亿元,深水装备投资占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