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莫如“曲突徙薪”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在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本土,肇事方BP公司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石油开发技术,但面对“深水地平线”原油泄漏,仍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BP公司承担的200亿美元的保证金看似金额巨大。它似乎可以承担渔业、旅游业的经济损失以及清理溢油的各项成本。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又由谁来埋单呢?生态经济学家认为,墨西哥漏油事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上述保证金,它至少在340亿到6700亿美元。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再次说明,亡羊补牢远不如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面对梦魇般的原油污染,必须事先建立起严格的监控体系、完备的应急预案。
世界自然基金就此提出以下具体措施:设立原油运输的“禁止通行区”;延缓近海石油的开采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建立国际通用法规等等。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这其中90%原油通过海上船舶运输。同样也存在着原油泄漏污染近海的隐患。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当前已经处于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近年石油化工企业造成的水污染事件屡见不鲜。
面对公共环境突发事件,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紧急协调应对,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尚未最终解决,但是此事件过程中,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迅速跟进,以及污染信息及时透明的在线公布等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墨西哥湾离我们很远,但是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处理这个事件不能光依靠美国政府的智慧,也不能光依靠英国石油公司的智慧,这需要我们全人类的智慧,这个智慧不光是用来堵住泄漏的原油,还要用来预防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