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担心别人有油而故意不卖给我们,这是庸人自扰。因为毕竟现在还有一个全球能源市场,这个市场里有买有卖,中间也就是价格的问题。
说到价格,随着中国与国际能源贸易市场的互动的扩大,我们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价格话语权,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往往对价格话语权存在着一种错误理解。
打个比方,一个大饭店的采购员到一块农地里买萝卜,对农民说,你产的萝卜八成我都买了,那两成你卖什么价我不管,我买这么多,你得给我降点价——我们认为这就是话语权,因为买得多,所以卖方应该给我们优惠。按照这个逻辑,由于中国是大买主、大用户,所以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我们得有价格话语权。
然而这个逻辑可以用在菜市场里,却不能用在国际上。正因为有国家主权这个原则,跨国资源买卖,不存在国内的大饭店对穷农民态势。 将心比心地看一看,中国的稀土,过去非常廉价地卖,后来我们突然明白了稀土原来也能赚大钱,不能黄金当着豆腐卖,那我们就提价了,别人也不能怎么着。所以对于价格谈判,我们得心平气和一点。
回到担心别人有油气而故意不卖给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单边思考,因为真正的能源生产大户,它也必须考虑需求的安全。比如说沙特,由于担心日本的石油消费降低之后自己的油卖不出去,于是去年在日本买地建了储油库,把生产出来的油先运到储油库,然后卖往日本各地。
委内瑞拉和美国也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关系。大家都只注意到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会儿宣称要降低石油开采量,一会儿游说其他石油输出国减少产量,其实委内瑞拉国有石油公司生产的油70%以上都卖给了美国。委内瑞拉在美国设有炼油厂和油库,开采出来的原油直接运到美国去提炼,还在美国建了下游加油站。这些模式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
考虑到社会成本,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有没有比动用我们的外交力量、花那么多钱、把我们的民工输送到海外去开采油田更省力的办法?
这些问题都需要去点题,去真正面对。换言之,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国内市场上成品油、天然气服务商和供应商的多元化与我们的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成天琢磨人家是不是有油不卖给我们。
中国与大国之间在能源贸易领域发生冲突,只是未来多种可能中的一种,绝非全部,亦非必然。我们有诸多方面的忧虑,这既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也不可恐惧过头,以至于做一个罩子套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