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力的综合大考
我们现在输在哪里?
“页岩气的开采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这场‘大综合’考试我们刚开始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地质师、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说。
“开采出页岩气并不难,”他解释道,“难的是实现商业性开发,也就是稳定、持续、有经济效益地开发。”
页岩气的特点决定了其很高的开采难度。打个比方,常规天然气好比是储存在岩石构成的“仓库”里,打好井,它自己就顺着管子往外跑。页岩气则吸附在“仓库”的“四壁”和“盖子”的裂缝上,开采难度高。另外,裂缝的发育程度是页岩气运移聚集、经济开采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仅有少数天然裂缝十分发育的页岩气井可直接投入生产,其余90%以上的页岩气井需要采取压裂等增产措施将其“拽”出来。
美国经过多年攻关,探索出一套先进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有水平井加多段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和近期出现的最新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页岩气井产量。
“中国技术还很不成熟。就拿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多段压裂来说,我们最多能压裂到七段,而美国最高能压裂二三十段,差距太大了!”徐强说。
“页岩气开采涉及装备、计算机、材料等各种专业,这已经不是能源行业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了。”邓运华说。
除了技术因素,管理差距也不可小觑。页岩气井的产气量相对较低,为有效开采,美国目前有40000多口页岩气井,即所谓的“地毯式钻井”,单井平均日产量约1000立方米,是真正意义上的“多井低产”、“多井低成本”。在如此高密度的钻井下,他们的现场管理井然有序。
陈桂华至今对在美国看到的页岩气开采场景印象深刻:半个足球场大的场地上,四口井同时作业,数十辆车进出有序,大型装备高度密集……
摸清“家底”、向外“取经”、政策扶持为破题之道
“它(页岩气)会对一个国家的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它不只是改变了一些场景,而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尤金说。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曾指出,到2020年,我国应在全国优选出20到30个勘探开发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150亿至300亿立方米的年产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吉平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3000亿立方米。届时页岩气的产能将占消费量的5%至10%。页岩气开发影响着未来中国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开采,乃至影响整个能源格局和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