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近几月一直走低
过去的10年间,我国煤炭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了103倍,相关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自2004年起一直保持在20%的水平。但近期,由于库存高企、产能过剩或高达5亿吨,进口煤炭反而更便宜,这些现象似乎标志着经历过“黄金10年”的煤炭行业,已一夜之间步入“寒冬”。
业内专家认为,煤炭行情或将持续疲软,后市表现有待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
现状 进口煤涌进,国产煤难卖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5月8日11时,在同煤集团运销总公司二层销售大厅里,当记者询问当前5800大卡块煤的报价时,工作人员没有立即答复,而是说:“已经很长时间没人买了,我先查查。”
在数百平方米的销售大厅内,数十名同煤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只有记者一人。
据记者了解,2012年,同煤集团的销售目标为2亿吨,而实际完成情况仅为1.73亿吨。
就在今年3月29日,同煤集团召开2013年经营工作会议,“抓销售”位居安全生产之前,被列为集团2013年的首要任务。即便如此,同煤的销售状况亦不乐观。
目前,鼓励进口煤炭是中国作出的战略选择,2008年中国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而今仅收取增值税和港口费用。
作为电企代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非常鼓励电企使用低价进口煤。2月末,该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应该“利用好国际市场煤炭相对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扩大煤炭进口,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平抑国内电煤市场价格”。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动力煤占沿海煤炭调入量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6.8%增加到2011年的21.7%,去年达到27.8%,今年这个比例更有望达到33%左右。
“有进口煤挡在面前,现在电煤价格谈判非常困难,一些电厂根本就不急于达成合同,煤炭企业日子相当难过。”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表示。
原因 经济增速放缓,动力煤需求疲软
煤电矛盾的根源关键在经济。据《南方日报》报道,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用电量提升缓慢,从而造成市场对动力煤需求疲软,煤企陷入困境。
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对整体能源消费水平一般,1月~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6303亿千瓦时,虽然同比增长4.9%,但第一二产业能耗增速缓慢,甚至出现了个别月份环比下降的局面,显示出制造业仍然疲软的困局。
进入5月,国内用电量需求依然不旺。而往年这个时段受气温升高及生产开工旺盛的影响,社会用电量一般大幅提升,从而带动煤炭价格上涨。于是,在多地电厂在高库存,并降低动力煤采购价格的背景下,电厂与煤企、贸易商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
截至5月17日,沿海浙电、上电、粤电等六大电厂库存总量为1522.04万吨,较上一周减少了73.55万吨;六大电厂日耗电煤总量为67.34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了0.73万吨。六大电厂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为22.6天,较上一周同期减少了5.7天,但煤库存可用天数仍居高不下。
除了电厂外,各大港口煤炭库存也出现“煤炭压港”的现象。尽管秦皇岛港煤炭库存由5月14日的546万吨降至5月19日的521.2万吨,一周内减少了 24.8万吨,但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电力、钢材和水泥等耗煤行业需求不振,来港拉煤积极性不高,“预计近期秦皇岛港库存将保持整体上涨的态势”。
此外,据业内人士介绍,2009年~2011年,煤炭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让煤企在去年消沉之时仍然对新一年行情保持乐观,有些煤矿甚至准备年后“大干一场”,从而把以前的行情利润补回来。
但事实上,2012年市场出现“大反转”,社会库存首次突破3亿吨,达到3.44亿吨。而根据测算,2013年煤炭产能或将达到46.3亿吨,市场需求仅为41.2亿吨,“5亿吨的剩余”几乎相当于内蒙古地区半年的产量。
雪上加霜的是,在国内煤价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进口煤炭却在中国“抢滩登陆”。
对策 走出困境需打造“全产业链”
为了提升进口煤的质量标准,降低煤炭进口量以稳定煤价,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从国外进口的煤炭热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灰分不超过25%,含硫量不超过1%,并对进口商设定准入门槛。但一个暂行办法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转变当下煤炭行业整体低迷颓势的。
从表面上看,煤炭行业陷入“寒冬”是由于产能过剩,但具体而言则是经济增速减缓、煤炭需求下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新建大矿井投产,以及整顿改造关闭小煤矿后的产能释放,再加上进口煤炭量持续增加造成冲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的寒潮袭来与部分大型煤企自身的逆市扩张也不无关系。
由表及里,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的最深层次原因,来源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嬗变:跑马圈地式的平推式工业化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将是立体工业化,转型升级,做精做深,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据《工人日报》报道,我国煤炭行业低迷期或将持续3年~5年。有鉴于此,煤炭企业要考虑实现全产业链建设,分摊风险,实现盈利。
在此背景下,清洁能源成为新型工业化引擎已是业内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