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悬殊之惑:客观审视,方能解惑
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我国天然气装备制造和美国、德国等存在较大差距。症结并不仅仅存在于装备制造产业,客观认识这背后的原因,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技术的落后,首先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马家骥指出,美国国内天然气工业在1967年就已经很成熟,在关键技术领域,技术沉淀时间比较长,相当成熟,目前已进入中壮年时期,而我国则是刚刚起步,相对于美国,我国天然气发展只是少年。没有什么成型的技术,自给程度很差,很多问题要解决。
基础工业的落后是导致我国天然气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的另一个原因。天然气关键装备依赖进口亦折射出我国工业领域很多固有难题。比如天然气长输管道所使用的燃气轮机,因为和军工联系紧密,技术引进难度很大;高压大尺寸球阀核心技术难以攻克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化工、制药、水利、电力等领域。国内一家阀门生产商告诉记者,20寸以上阀门原则上就是大尺寸,目前24寸至32寸逐步实现国产化,但是36寸以上,尤其是48寸至56寸阀门,各行业都依赖进口。
当然,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扎堆生产中低水平产品。很多企业仅从眼前利益出发,止步于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天然气装备制造,不愿意在难度大、收效慢的关键技术上下工夫。这个现象在石油装备生产中更普遍。以油井管为例,油井管年生产能力是1000万吨,而国内只能消耗200万吨至300万吨,产能过剩。
值得警醒的是,目前我国天然气发展具体规划信息不透明和延迟公布,亦给我国天然气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虽然政府层面发展天然气产业的态度坚决,并投入大量财力致力于关键技术研发,但具体到我国未来管网里程规划等对装备制造至关重要的信息,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发布,导致装备生产商发展规划延迟。很多天然气装备生产商称自己是在黑夜里赶路。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国家宏观调控和对多个行业整体协调运作稍显落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