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用天然气价格上调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3-07-0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关注度:0]
摘要:   国家发改委6月28日发出通知,从7月10日起,上调非居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全国平均门站价格天然气门站价格是指长输管线终点配气站面向城市门站及用气点,包含了气田的出厂价格、长输管线的管输价格的供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

  国家发改委6月28日发出通知,从7月10日起,上调非居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全国平均门站价格(天然气门站价格是指长输管线终点配气站面向城市门站及用气点,包含了气田的出厂价格、长输管线的管输价格的供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价格调整后,中石油进口天然气的亏损额度将会逐步下降;与此同时,燃气发电企业等天然气工业用户的成本则将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此次不仅调整了价格,还明确指出了未来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而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如果天然气行业的结构和监管不进行改革,单纯的价格调整将会沦为垄断企业涨价的代名词。

 

  气价将完全市场化

 

  国家发改委通知显示,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区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价格一步调整到与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权重分别为60%和40%)等可替代能源保持合理比价的水平;存量气价格分步调整,力争“十二五”末调整到位。

 

  此次调价的具体细则为: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其中,化肥用气最高不超过0.25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气)价格的85%确定。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在天然气价格改革前,天然气价格处于同类能源中低位,且进口价格高于国内销售价格,形成了价格倒挂。

 

  未来,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将实现完全市场化。国家发改委称,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

 

  金银岛天然气市场分析师马季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适用于早期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天然气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现行成本加成法会造成资源浪费,必将阻碍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所以,国家急需出台政策来调整国内的天然气价格。

 

  在广东、广西进行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的试点已经一年多了,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家发改委此次发布的调价方案来看,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案有可能将进一步推广。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认为,这次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中,增量气的定价方式和两广试点的市场净回值法是类似的,这可能预示着未来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案或将进一步推广。

 

  不过,“天然气定价的最终方案可能是将市场净回值法和阶梯定价法两者合一。另外,市场净回值的公式或将进一步加入系数,以更好地反映市场情况。”王晓坤说。

 

  “三桶油”受益最大

 

  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手中,它们的天然气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以上,其中,中石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

 

  近两年来,中石油在进口天然气方面亏损数额巨大。中石油财报显示,其2012年销售进口天然气及LNG亏损约41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中石油销售进口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NG)的亏损就已达到144.5亿元。

 

  “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逐步推进,中石油天然气业务的亏损额度将会逐步下降,这有利于提高中石油进口天然气的积极性。”马季说,由于三大油企垄断着天然气的上下游,所以它们将成为此次价格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天然气行业的结构和监管不进行改革,单纯的价格改革只会沦为垄断企业涨价的代名词,改革成本最终就只会让下游使用燃气的企业和消费者承担。”马季说。

 

  受到此次天然气涨价影响最大的是发电行业。一般来讲,发电成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总投资的折旧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其中,最关键的是总投资的折旧成本和燃料成本。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以发电标准煤价为每吨650元为例测算,燃煤电厂的单位燃料成本约每度0.22元;以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1.2~1.5元,年利用 3500小时测算,所对应的燃料成本为每度0.27~0.33元。从燃料成本比较,天然气发电比燃煤发电每度高出0.05~0.11元;气价每立方米上涨 0.4元,则电厂每度电成本上涨0.09元。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天然气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