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烯看中国炼化市场竞争变局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0-11-01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关注度:0]
摘要:   在10月18日举行的第16届全国乙烯年会上,中东乙烯冲击我国市场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虽然与会专家大多认为,只要我国炼化企业做好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就能渡过难关,但外资产品在我国石化业的布局与影响力与加入世贸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郭海涛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助理主任

  “政府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研究机构要摒弃对前人科研成果的‘小修小改’,企业不要有依赖性。”

  外资进入后,我国的石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快速变化。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竞争,而且是国际竞争,并且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中,我国无论是国有大型石化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显得有些被动。比如,某企业的一类化工产品的产量是全球前列的,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依然没有定价权。经常出现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的窘境。这说明了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国际影响力都逊于国际大石油公司。

  我国的石化企业在面对国际竞争时,劣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设备的落后,二是管理水平的落后。

  要把这些劣势转化为优势,需要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上下联动。政府的引导作用很重要。政府要在制度的制定、资源的配置和监督上多动脑筋,不能搞“二等、三等公民”。对活跃的民营企业要予以扶持。

  大学等研究机构要摒弃对前人科研成果的“小修小改”,而是要大刀阔斧地前进,做实质性的、彻底的、系统的科学研究。而企业不要有依赖性,要和科研机构沟通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科研转化率,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