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处在多事之秋,中石油对外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受到影响。
上周六,中哈两国宣布已就中石油购买里海大陆架卡沙干(Kazakh)油田项目股份达成协议。
外界估计,中石油购入哈萨克最大油田卡沙干8.33%股权价值约50亿美元。如无意外,这将刷新中石油的海外并购纪录,成为其最大金额的一笔海外收购案。
哈萨克斯坦政府内部人士对外媒称,预计正式交易将于9月或10月底完成。此外,中石油还将付出30亿美元,来承担卡沙甘油田第二阶段发展所需要的一半投资。这一阶段可能将从2020年开始。
中石油终进卡沙干
对于中石油来说,入股卡沙干项目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保障中哈石油管道的油源。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海外输油管道。今年4月,中石油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中哈原油管道扩建原则协议,计划将其运输能力从目前的每年1200万吨提高至每年2000万吨。
一位长期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公司人士说,将卡沙干油田权益卖给中石油,基本上就意味着未来会有一部分产油将输往中国。“之前几个股东方一直在为出油后的出售问题角力,现在看来哈萨克斯坦倾向向中国输出更多原油,并减少对欧洲的出口。”
卡沙干油田是世界石油工业中近30年最大的发现,其可采储量至少为90亿-130亿桶。
随着中哈两国政府宣布达成协议,也意味着此前印度国家石油公司试图进入卡沙干油田开发的希望已经破灭。
美国康菲石油去年10月通报哈政府及合作伙伴,将出售其在卡沙干油田的股份,并已经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维德希有限公司达成50亿美元的出售意向。
但今年7月,哈油气部在经过多番考虑之后,最终向康菲公司发信表示,将行使优先购买权收购康菲所得的卡沙干油田8.4%股份。
目前,意大利ENI、美国埃克森美孚、荷兰壳牌、法国的道达尔以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分别持有卡沙干油田16.81%的权益,日本的Inpex持有7.56%的权益,而根据中哈两国达成的协议,后续来自美国康菲石油的8.4%股权将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转入中石油名下。
“中亚已经成为中石油海外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卡沙干更是中石油一直梦寐以求的机会,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上述石油公司人士说。
目前哈萨克斯坦有25%的石油是由中国公司开采,在份额上基本上与美国公司平分秋色。然而,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份额正面临持续减少的危机。这主要就是由于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即将投产的三个最大的油气项目——卡沙甘、卡拉恰干纳克和田吉兹项目中没有任何份额。
“中石油是本世纪才逐步进入中亚,错过了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对哈萨克斯坦潜在油气资源的分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乾说。而现在,进入卡沙干,则为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未来再次注入新的活力。
成本高昂
虽然前景看好,但卡沙干项目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个项目又被称为世界上成本最高昂的石油开发项目。
卡沙干油田区块位于北里海水域。油气勘探、开发的产量分成协议包括卡沙干、卡拉姆卡斯和卡伊兰3个油田。
该油田最初的勘探协议签订于1997年,集合了意大利Eni、英国石油天然气公司BG、英国BP、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荷兰壳牌、法国道达尔6家国际石油巨头以及哈萨克斯坦里海陆架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两家本土企业。目前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但还未能正式出油。
依据最初的产量分成合同,卡沙干油田应在2005年进入试开采阶段,但由于投入不断增加,这一时间被一再推迟。由于开发已历时十几年,项目一期的预算已从最早的不到100亿美元到现在投资超300亿美元。
卡沙甘干田项目一方面要面对气候寒冷、供应线路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石油公司与当地政府官员之间经常出现摩擦,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项目进度滞后。
由于困难重重,卡沙干油田的股权架构也是几经变化,先是哈萨克斯坦里海陆架公司将自己的权益出售给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Inpex以及美国康菲公司,随后BP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也选择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春,英国BG也宣布退出北里海项目。当时,中海油和中石化都曾与BG签订购买协议,计划共同购买卡沙干项目16.6%股权,但最终由于五大股东联手行使优先购买权而功败垂成。
目前,最初签署协议的海外石油公司只剩下埃尼、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和壳牌还在坚持。
“石油公司在1997年同哈萨克斯坦政府签署了共同生产协议,该协议2041年到期,也就是说即使从今年算起也只有27年的时间了,未来营业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还要支付给哈萨克斯坦政府。”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如果从盈利方面考虑,这个项目并非很优质。
有能源咨询机构指出,如果今年10月1日仍无法投产,那么卡沙干项目将面临新的财务问题,石油公司可能要为这块油田开采权向哈萨克斯坦政府再次支付巨额费用,而且一再错过投产日期令成本进一步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