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角力 中国船舶行业形成“三足鼎立”
从以往的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和地方造船企业掌控市场,到2007年演变为两大造船集团与地方造船企业“平分秋色”,而到2008年,地方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已全面超过两大造船集团。如今,民营造船企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多元角力的态势越来越明显,造船市场将呈现央企、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追溯我国民营船厂的发展历程,可以往前推到2003年—2008年,随着航运市场逐渐火暴,各路民营资本相继涌入造船业。由于兴起时间不长,公众对民营船厂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挖几名工程师+找几张图纸”的状况,而民营造船企业中的部分“领军者”却已经发生变化,一举超越了粗放经营阶段。2008年,以熔盛重工、新世纪造船、扬子江造船、太平洋重工等四大民营船厂为支撑的江苏造船业多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第一,显示民营船厂作为国内造船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成形。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曾表示:“船舶工业的国家队有很强的竞争力,然而,做大做强造船业单靠国家队还不够。目前,两大造船集团的完工量占全国的38%,地方和民营企业的接单量已经超过两大集团。”他认为,民营造船企业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有优势,在设计和经营方面与国外企业结合得更紧密,要重视民营造船企业的竞争力。
以熔盛重工为例,11月1日重启香港上市计划,计划19日正式挂牌上市。熔盛重工总裁陈强曾表示:“上市不单是为了筹资,更期待以规范化、国际化的经营,来改变公众对于民营船厂的固有印象。资本多元化、产品多元化和人才多元化将是熔盛未来发展方向。”在今后发展中,熔盛将继续巩固造船主业,同时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优势,进一步发展海洋工程、修船等业务并逐步发展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等非船产业,拓展业务领域。到目前,熔盛引进了国内外造船界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约1400余人,其中拥有9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顶级造船专家。今年以来,公司已获得多项科技创新专利和中国企业新纪录。
不仅是熔盛,已在新加坡上市的江苏扬子江船业今年9月又成功登陆台湾股市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0月底,扬子江与台船展开磋商,计划由台船提供船舶设计与技术,扬子江提供船坞与人工,以互补形式扩大彼此营运规模。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垄断型国企而言,民企自身的生存压力和发展竞争的需求,促使他们更早、更深刻地意识到危机,逼出它们的非凡创造力,能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及时调整策略,采取多种方法化解危机,并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层次和水平。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新龙认为,虽然民营船企以建造中小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工程类船为主,尤其散货船更是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在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建造领域,民营船企已经走在了国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