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是下一个高铁?
产业转移自有规律,从英国到美国、西欧、日本、韩国,造船业多次转移,离开的是发达国家,追随的是正在崛起的国家,中国承接造船业的转移顺理成章。生产转移的同时,技术也在积极消化吸收中,让人似乎看到了中国企业在高铁行业中所走的路径。
在造船业的转移中,柴油发动机慢了一个节拍,我们由此看到一条清晰的转移逻辑:和资金、劳动力优势相比,技术优势总是最难被转移。
拥有领先技术的两大柴油机巨头,优势地位已很难撼动,他们将精力主要用于研发,传统的柴油机行业在电动控制、节能减排的要求下,技术依然日新月异。在这个产业链条中,中国企业负责制造和销售,似乎只是巨头们的打工者。
从制造优势向技术优势转移,占领技术高端是每个企业的心愿,不过并不容易。我国高铁建设本有应用自主技术的打算,2002年铁道部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系统“中华之星”,无疾而终。之后就引入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崎重工等合作对象,并要求技术转让。
政府要求,任何铁道工程都必须有至少70%设备由国内企业生产,这和2009年国家提出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类似,《细则》要求船用柴油机等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
消化吸收海外先进技术,正是高铁国产化的一种方式。我国目前不但已将高铁技术为己所用,还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令人看到中国机械行业巨大的生命力。
这其中,都可以看到政府之手的推动。除此之外,庞大的国内市场,让海外技术有转移的动力,同时也提供了孕育各种行业的基础,容易让一个行业得到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