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光伏行业触底回升之音不绝于耳。国内持续出台利好光伏能源应用的多项政策,中欧光伏贸易纠纷以和解告终等消息,似乎让不少人看到了光伏行业期待已久的春天。
欧美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已经整整两年,而今时中国光伏产业环境正在得到改善。去年11月和今年6月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出台“国六条”和“国八条”,明确了“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还出台六项解决措施直指困扰光伏行业的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
从2012年谈光伏而色变到如今市场趋于理性,中国的光伏行业亦从恶性价格竞争到如今出现扭亏回暖迹象,光伏行业是否已度过寒冬?触底回升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多家江苏地区的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以探究企业的真实感受。
经营现好转迹象
国内光伏发展“十二五规划”从5GW提升到35GW。2011年和2012年国内累计光伏电站安装总量仅为3GW和5GW,而今年的安装量则迅速提升为8GW,明后年都将达10GW。利好政策频现,催暖了下半年的光伏市场。
爱康科技(002610)的一位销售经理用“反弹”二字概括了近期行业走势,他分析称,“8月份以来,市场出现反弹,三四季度属于传统的旺季,而国内政策的利好使得这个旺季持续时间相比以往长了一些。”在他看来,由于业内每年都存在补贴下调的预期,国内大型电站在年前迎来一波抢装行情,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央国企正在加紧电站布局。
中利科技(002309)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光伏行业的大环境利好政策较多,给市场带来很大信心,打消了业内企业的疑虑。但由于市场化整合还未结束,因此还不能确定行业已经见底。”
中利科技是较早踏入新兴市场的以电站建设为主的光伏企业,该管理人员说,电站建设成本较去年下降约1元/瓦,随着电站建设的进入者越来越多,销售价格也有一定下降,但总体利润率保持在10%左右。
海润光伏(600401)董秘陈浩则表示,“国内需求的增加和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应用为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了回暖动力。与此同时,尽管中欧光伏贸易纠纷达成和解,欧洲市场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增量。”
根据海润光伏2013年三季报显示,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同比增长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加大。但第三季度,海润光伏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44.43%;实现净利润3404万元,同比扭亏。
另一家光伏行业设备制造公司的董秘也表示,下半年以来,公司客户的经营确实有好转迹象,公司订单水平相比以往的“惨淡”也略有起色,但并非十分乐观。
业内人士称,部分组件生产商近期开始扭亏为盈,毛利率达到7%~8%,一方面由于下游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压缩上游硅料的盈利空间,多晶硅等原料制造商仍然亏损。
政策细则落地是关键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朱俊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行业确实出现见底回升的迹象,但事实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应保持谨慎。”
朱俊鹏认为,一方面,能不能确认行业反转,后期配套政策细则是关键;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大部分落后产能都已停滞或淘汰,但在卖方市场形成后,应谨防再度形成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局面。
今年以来,光伏产业管理日益规范,多部委连续出台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文件。
而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则使得光伏发电企业内部收益率由之前的8%上升到10%左右,9月30日出台的减免光伏电站运营端50%税收的政策,更是使得内部收益率进一步上升到12%以上。
三类资源区的电价分别定为0.9元/千瓦时、0.95元/千瓦时和1元/千瓦时;分布式补贴价格则为0.42元/千瓦时,这一价格水平大大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较征求意见稿中的0.35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提高了20%。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连续出台的行业发展支持政策给从业者们打了“强心剂”,而后续的配套细则以及落地时间表是最令光伏企业牵挂的。
对此,上海证券分析师倪济闻表示,补贴政策的具体落实,比如补贴资金、贷款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各省路条能否及时批复是影响电站收益的关键因素。光伏电站实质上为固定收益类项目,在基本确定的电价水平、补贴水平及融资成本下,电站建设者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收益。此时较高的补贴水平是为了打开国内市场,一旦出现过热行情,补贴随即可能下调,这与欧美相似。随着国内市场在政策及技术上的逐步完善,光伏行业将实现整体回暖。倪济闻预计,2014年国内光伏需求量将在 2013年基础上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