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界期待的原油进口权放开有了时间表。最新消息显示,发改委近日召开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专题会议,涉及上游进口权开放问题,预计年内将出台具体方案。受此消息影响,不少涉及石油产业链的上市公司闻风而涨。
实际上,目前中国已成为最大原油进出口国。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原油进口2.1亿吨,增长5.4%;而据国外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我国油气企业海外交易支出超过750亿元,占我国对外并购交易总额的40%以上。
然而,在原油进口权并未放开的背景下,上述数额巨大的进口量和并购额均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化属下进口公司分享,并无民企参与。
“原油进口权的放开是成品油市场深化改革道路上难以绕过的一个门槛,”分析师张永浩分析,如若继续回避,则前期围绕成品油市场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均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供需与价格制定相悖的矛盾。
据统计,目前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经超过6.5亿吨/年,而山东地炼即已经超过1亿吨/年,但受原油进口垄断限制,山东地炼装置开工率长期徘徊在40%下方,造成产能闲置浪费的同时加工劣质原料又阻碍了油品升级进程,原油进口权的放开迫在眉睫。
张永浩表示,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将刺激国内民营炼厂积极投身于原油外购,中国企业对于国际原油的消费能力将大幅增加,将极大程度增强在国际原油乃至能源市场的竞争力,为争夺世界能源话语权增添砝码。
也有人士担心,原油进口权放开会造成原油进口过于分散,从而产生向心力不强导致恶性资源竞争、管理不善造成投机温床等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原油进口权的放开仍然需要循序渐进。
根据能源局近日下发的征求意见文件,对于申请新增进口原油的地炼企业设定资质条件,基本“门槛”是一次加工能力不低于500万吨/年。记者从机构获悉,本次有京博石化、寿光鲁清、东明石化等10余家地炼积极申请中,不过最终可获配额企业或仅为3-5家。
随着原油进口权开放呼声愈高,不少民营企业股价闻风而涨。以名不见经传的准油股份为例,虽然该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下降71.21%,但仍受到“基金一哥”王亚伟的追捧——他在三季度进入准油股份,成为其第三大流通股东,准油股份也藉此成为王亚伟的重仓股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王亚伟此举在押宝油气垄断改革。截至昨日收盘,准油股份报收于20.07元,上涨5.35%。
此外,拥有哈萨克斯坦多个油气资源的广汇能源、收购加拿大油气区块的杰瑞股份、拥有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石油矿区的桐昆股份等上市公司,都有望获得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