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合作必然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曾经的油气资源国有化浪潮正在退变。我国油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理性观察,在风险中抓住机遇,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果敢出击。
作为油气资源大国,俄罗斯能源领域正在淡化“国有化”。 今年10月下旬,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一项价值600亿美元的私有化计划。根据该计划,俄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出售其持有的国企和国有银行的股权,其中包括俄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
在普京任职俄罗斯总统期间,俄坚决推行能源国有化,对外资采取较为苛刻的政策。但是一场经济危机发生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为走出危机阴影,俄罗斯不得不考虑放宽外资石油公司准入限制。俄罗斯的做法看似不得已,但从油气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是明智之举。开放是油气行业发展的特点,离开了合作一定没有出路。
其实,金融危机只是一根导火线。在能源合作必然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曾经的油气资源国有化浪潮正在渐渐褪变。
油气资源国有化回溯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石油资源国有化运动一直在持续。从运动的特征看,该运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属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是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的导火索,拉美地区是这一运动的先驱者。阿根廷、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等国是当时石油国有化的排头兵。1922年,阿根廷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国家石油公司,由此拉开拉美国家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序幕。1936年,玻利维亚成为了第一个把在本国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收为国有的国家。时隔两年,作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墨西哥将境内所有外国石油公司强行收归国有,最具代表性。
之后这一运动的波及效应逐步扩散,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也纷纷效法,加入石油国有化运动的队伍中。由此进入石油资源国有化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二十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中东地区。当时中东各国为了摆脱跨国石油公司对其资源的控制,纷纷开展了取消或修改过去对产油国极不公平的石油租让地制度,积极争取石油开发参与权,直至收回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运动。1951-1954年,伊朗的石油国有化斗争成为这一轮国有化的高潮,产油国为石油资源的斗争持续了20 多年。上世纪80年代,石油资源国有化斗争才基本告一段落。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石油需求旺盛,石油供应瓶颈再次凸显,油价节节攀升,由此引发新一轮石油资源国有化,也可将其视为石油国有化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不同于前两个时期,显著特点是石油生产国政治经济地位独立。他们普遍通过立法改变私有化政策,强力推进油气资源的国有化,最大限度地扩大石油天然气的收入。在这一轮运动中,拉美地区再次挑起了大旗。2006年3月,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废弃20世纪90年代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的所有石油开发合同。同年5月,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签署法令,宣布对本国油气资源实行国有化,石油国有化浪潮再次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