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国石化[微博](5.05, -0.02, -0.39%)宣布涪陵页岩气田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将以原计划10倍的产能,提前加速进入页岩气大规模商用开发,并且在2017年建成百亿方产能。自2013年9月15日涪陵页岩气一次点火成功之后,至2014年3月底,天然气分公司已经完成页岩气采购3.09亿方,其中完成页岩气销售2.29亿方,增加库存0.80亿方。
就页岩气商用定价问题,吴刚强透露,原则上国家发改委对定价是依据市场放开的,但目前还不是完全依照市场和成本定价,而是参照国内可替代能源的价格水平,执行国家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至于具体市场定位,吴刚强表示,在兼顾当地发展的同时,主要输送高远端市场。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认为,燃气价格改革一直是能源行业的重点工作,也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强调的难点工作,多年来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思路并未完全落实到位,价格倒挂、供需失衡、国企垄断等现象依然存在于燃气行业,极大地降低了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阻碍了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健康发展。随着燃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燃气价格管制似乎成了必然要攻克的难关,国家有关部门和龙头企业也曾表示要积极推进。
不过,与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总体产量较小、稳定性不佳、成本较高,对于整个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若先行试点燃气价格市场化比会受到相关企业的欢迎,且不至于对燃气供应造成巨大冲击。页岩气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诸多环节还不完善、产业链条竞争实力不足,真实的生产成本和盈利空间只有企业自身知道,单纯按照现有定价体系并不能完全覆盖页岩气各项开支,放开管制、运行企业根据成本收益原则自行定价或能取得更好效果。
否则,当页岩气价格形成机制融入到普通天然气定价规则后,企业便会根据相关准则进行调整,极有可能影响未来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若国家层面对此给予大量补贴则会进一步打乱页岩气的定价机制,长期以来势必会造成页岩气步天然气的后尘,到时再想大规模改动恐难于登天,有关部门、龙头企业也会处处阻挠,市场化的进程更难推进。
现阶段页岩气供给能力有限,价格较高着实可以理解,它更像是燃气行业的“高端奢侈品”,仅有部分地区的部分居民和企业能够利用页岩气,国家层面不需有过多的顾虑,企业层面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时完全可以自主决定页岩气价格。如此一来,这既能提前规避天然气定价体系所出现的多重弊端,还能为页岩气价格形成机制乃至燃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先行探路,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必然能够积累更多、更有用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