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川气东送工程于2007年4月9日经国家核准,同年8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3月29日,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建成。8月31日,正式进入商业运营。川气东送工程管道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干支线管道总长2170公里,设计年输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按目前的储量和产能,普光气田至少可以稳产20年。川气东送工程对国家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开工
2009年3月26日,中缅双方签署《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该管线是天然气、石油双线并行。2010年6月缅甸段开工,9月中国段开工。在缅甸境内段天然气管道长793公里,
原油管道长771公里。国内段天然气管道干线长1727公里,原油管道干线长1631公里。初步设计年输油2200万吨,年输气120亿立方米。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于推进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促进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合作各方的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3、资源税费改革和天然气价格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0年6月1日,酝酿数年的资源税改革从新疆开始施行。原油、天然气、
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资源税改革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其要义在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效率;同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下发了《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天然气价格改革属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的相关改革,最终目的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让市场供求形成价格。
4、《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实施
2010年6月25日,《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把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为依法保护石油天然气管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全线竣工
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全线竣工,11月2日中俄原油管道漠河站投产,12月19日中俄原油管道林源末站进油投产。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止于中国大庆,全长近1000公里。其中俄境内管道长约65.5公里,中国境内段长925公里,管道设计输量1500万吨/年。中俄原油管道建设是中俄能源合作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6、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双线通气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管道分A、B双线敷设,单线长1833公里,A线于2009年12月试运投产。2010年10月,B线全线投产完毕,实现双线建成通气。管道双线日输气能力为2450万立方米。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精诚团结、互利合作的典范,不仅符合四国人民利益和福祉,而且有利于地区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7、“石油馆”绚烂上海世博会
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联合推出的“石油馆”,以“石油,延伸城市梦想”为主题,平稳走完成功、安全、精彩、难忘的184天世博之旅,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61万人次。展馆以其绚烂的外观和精彩纷呈的4D电影创造了多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8、三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投产
2010年5月,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9月,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全面投产;11月,中国石油
吉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三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的投产,对我国炼油产业布局以及
成品油供应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9、中国海外油气收购投资激增
2010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投资激增。中国能源企业完成了多起海外收购。中国石油收购Arrow公司,中国石化收购加拿大
油砂项目和
巴西石油公司的股权,中国海油收购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油气项目权益和澳大利亚
煤层气项目探矿权等。此外,中国企业还在非洲和南亚等地区完成了几笔规模可观的收购。统计数据表明,中国1-10月份海外油气投资高达246亿美元,在全球此类交易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0%。
10、中国海油建成“海上大庆”
2010年,中国
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内油气产量达到5000万吨油当量,相当于建设了一个“海上大庆”。这是中国海油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按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