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页岩气勘探开发,但真正重视发展页岩气产业还是在本世纪初美国爆发“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页岩气革命”颠覆了 “非常规油气资源只是常规化石能源的补充”的传统认识,为能源供应和能源替代提供了新的视角,使美国一次能源自给率从2000年的70%左右提高到 2013年的83%,帮助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令世界瞩目。
尽管我国页岩气资源量和分布情况还未完全弄清,但无论是从美国国务院牵头发布的“全球页岩气初评”,还是从我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是毫无疑问的事实。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渴求及日益增长的对能源安全的担忧,使我国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大规模发现并开发新的能源资源,缓解能源“饥渴”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美国“页岩气革命”为我国提供了绝好借鉴,点燃了我国开采页岩气资源的热情,而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更令人们对国内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憧憬和期待。
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在我国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但通过发展页岩气实现美国式“能源独立”的实际意义不大。一方面,我国一次能源自给率长期保持在90%左右,比已经实现“能源独立”的美国还要高,能源自给虽然还有上升空间,但能源安全总体具有保障;另一方面,人们对能源安全的担忧更多是聚焦于日益提高的油气对外依存度,能源安全的本质是油气安全,“能源独立”的核心是减少对国外油气的依赖。因此,开发页岩气资源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油气供应形式增加油气供应总量,提升油气安全水平。另外,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发展页岩气对清洁优化以煤炭为主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使页岩气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重要形式,必须加快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对此,国家已经陆续推出近40个页岩气区块进行招标,并通过页岩气产业政策和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进行政策支持。区块招标使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部分央企、地方国企和一些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到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来,但除了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其他企业受制于资金和技术,在各自区块上的作业进展非常缓慢。目前,中国石化在页岩气资源评价体系、工艺技术体系和压裂装备研发制造方面均取得突破,其中涪陵页岩气田的页岩气日产量已经超过300万立方米,据此推算年产量可达11亿立方米,远远超过去年我国2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年产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可以视为我国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化开采的重要标志。中国石化计划在2015年、2017年分别建成50亿立方米、1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能,这为我国完成2015年65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量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不能仅依靠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而需要所有中标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对此,我们还应当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技术的流通。中国石化已经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应当通过合理手段推动这些技术实现受保护的流通,避免重复科研攻关,加速页岩气开发总体进程。另外,基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还需持续的技术创新,确保这些技术在其他地质环境下的适用性。
二是政策的落实。对于一些企业对中标区块圈而不探、矿权炒作等问题,应当加强监督管理,执行严格的退出机制,吸引合适的投资主体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另外,应当把页岩气气价补贴、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切实落地,提高企业积极性。
三是气价的改革。当前的气价水平很难弥补高昂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本。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暂时以产量目标为主,但对实力较弱的企业来说,缺乏效益就意味着难以为继。国家必须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确保天然气价格合理反映其价值,也应当积极引导页岩气向气价承受能力较强的市场、产业流动。
应当注意到,我国绝大部分页岩气有利区块和资源潜力处于现有的油气区块内。国家应当鼓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优先勘查开采其区块内的页岩气,同时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明晰矿权,在不影响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上,使其他企业获得参与这些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途径。
总而言之,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2020年“600亿至10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顺利实现,页岩气将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重要来源,为保障油气安全做出贡献。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事实上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以对外依存度衡量油气安全,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油气供应才是油气安全的真正内涵。当前,世界油气供应总体宽松,世界油气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为我国扩大海外油气资源获取创造了机遇。我国应当把握这个机遇,同时,这也为我国合理、有序、健康地推动页岩气产业发展,避免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创造了良好环境。 (作者:李君臣,为能源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