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荡倒逼中国石油金融市场发展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5-14  来源:中国科学报  关注度:0]
摘要:   当前,伊拉克冲突正影响着该国石油行业生产。由于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第二大产油国,其内部危机快速升级使得国际原油价格从109美元桶左右上涨到近9个月来的最高点114美元桶,而这实际还远未触及一旦伊拉克停止出口国际石油将达到的价...

  当前,伊拉克冲突正影响着该国石油行业生产。由于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第二大产油国,其内部危机快速升级使得国际原油价格从109美元/桶左右上涨到近9个月来的最高点—114美元/桶,而这实际还远未触及一旦伊拉克停止出口国际石油将达到的价格。

 

  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寻找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石油行业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石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中国需求”因素不仅未能影响国际石油定价,反而成为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炒作的借口。

 

  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形成了包括现货、远期、期货等在内的较为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期货交易开始逐渐替代现货贸易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基础。虽然现货市场仍是能源价格形成的基础,但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能力和更强的流动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开始逐渐成为国际石油价格形成的参照基准。在国际石油价格形成过程中,石油的金融属性日益突出,金融资产的角色越发凸显,而资源商品的角色却被逐渐淡化。国际金融资本对石油商品及其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投机行为使得国际石油价格逐渐脱离供需基本面,其剧烈波动严重干扰了国际经济的正常运行。

 

  伴随着快速的石油消费增长,中国石油(601857,股吧) 金融也发展迅速。目前,2004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推出的燃料油(180CST)期货的交易量已经仅次于NYMEX上市的WTI 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和IPE上市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成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期货期权品种。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现货价格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动,其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在与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动,并形成有力的竞争,改变了过去中国企业只能以新加坡期货市场的普氏报价作为进口结算参考基准的局面,逐渐形成了反映中国市场供求实际状况的“中国价格”和“中国标准”。

 

  国内研究表明,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相对有效,其运行是成功的,为中国争取国际石油市场影响力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未来仍须吸引更多的境外交易者参与,提高燃料油期货市场的信息承载量和辐射能力,争取成为亚洲的燃料油定价中心,进一步提高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燃料油期货的成功运行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为今后中国推出更多的石油期货合约品种,发展和完善石油金融体系创造了条件,但目前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还面临着以下客观条件的约束。

 

  第一,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完善,容易出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脱节的现象,使得期货市场不能反映真实市场供求状况。这一点在燃料油期货交易初期就曾出现过,导致燃料油期货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与国际市场价格同步。

 

  第二,石油产品的现货交易量还不够大,不足以支撑期货市场的交易。缺乏牢固的石油现货交易的基础,不仅会造成期货实物交割的困难,还会使其无法发挥风险规避的功能。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由于政府定价导致国内石油行业缺乏竞争性,具体表现在现行的原油和成品油定价机制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参与主体单一,比如在原油市场中,尽管目前国内原油价格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但有资格参与国际原油贸易的企业仍限于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和一些大型国企(虽然有16家非国有企业拿到了原油进口牌照,但其所占市场比重微乎其微)。

 

  第四,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影响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意愿,制约了石油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的发挥。

 

  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石油金融市场的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石油市场机制。实现市场化定价后,可以优先考虑上市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期货合约,原油价格的改革可以在石油产业发展过程中再逐步解决。其次,改革现有的石油产业管理体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民营资本开放炼化、勘探开采等上游业务,放松石油进出口管制,打破石油供应的垄断局面,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有效竞争。再次,制定专门的石油金融货币政策,针对战略性期货储备所需的长期融资和短期投机运作所需的短期融资制定不同政策,培育期货市场交易主体。

 

  同时,将石油等资源实物储备和期货储备纳入国家外汇储备体系中,提高外汇储备灵活性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作者系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