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对石油市场影响力正在减弱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4-09-30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关注度:0]
摘要:   今年9月,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成立的第54个年头。源起于上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欧佩克名声大噪。然而时至今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上世纪60年代,成立之初...


 

  今年9月,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成立的第54个年头。源起于上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欧佩克名声大噪。然而时至今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上世纪60年代,成立之初的欧佩克本质上是松散的企业间联合行为,国际油价在其成立之后的10年仍然很低。这种状态也使得西方国家忽视了欧佩克,而同期,美国得州铁路委员会(由于石油需要铁路运输,因此,得州铁路委员会当时控制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石油剩余产能)开始允许原油开采商扩大产能,其产能利用率也在1965至1970年间从不到30%提高到70%,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产能利用率达到100%。

 

  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爆发,中东阿拉伯世界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禁运引发的恐慌和对供应的担忧使得国际油价在1972年至1974年间上涨了250%以上。欧佩克成员国石油年收入也从1972年的230亿美元增长到1977年的1400亿美元。认识到这种力量后,欧佩克成员国将油田国有化。这意味着国家政府控制了世界石油的边际供应量,欧佩克也最终转变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1979年,欧佩克在此上演了通过控制边际供应量来影响油价的一幕,引起国际油价在1978年至1982年上涨约120%。

 

  可以说,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是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对油价的控制力)的顶峰。自此之后,尽管欧佩克的力量仍然存在,但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已难如前。这种影响力变化的背后,则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深刻变化。

 

  供应的短缺和国际油价的上涨使得老牌石油消费国(即经合组织国家)大力采取提高能效和发展替代能源(主要是煤炭和天然气)来降低石油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油价高涨引起了非欧佩克国家对石油投资热情的高涨,非欧佩克石油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可以说,世界石油市场由以往的单一卖方市场(“石油七姊妹”或欧佩克供应石油)转变为两主体(即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博弈争夺市场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虽然,这一时期欧佩克仍然拥有较高的剩余产能,控制着世界石油的边际供应量,然而,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充足供应和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减缓使得欧佩克对市场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国际油价也在这一时期稳定在每桶20美元左右(当年价)。

 

  进入21世纪,世界石油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是新兴石油需求主体逐渐取代老牌石油需求主体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主力,在新兴石油需求主体强劲的石油需求增长带动下,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在2000年至2007年甚至出现小幅加快的局面;二是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增长潜力下降,2004年之后,产量增长基本停滞。2004年以后的世界石油需求增量基本上全部由欧佩克(通过消耗剩余产能)来满足,这使得欧佩克在这一时间段内重新建立起了对边际产能的控制能力。然而,其对价格的控制能力本质上仍然在不断下降,原因是石油定价机制的变革——世界原油定价从现货定价走向了期货定价,进入期货价格决定现货价格的时代。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成为国际油价的风向标。

 

  与现货市场不同,期货市场价格是期货市场“虚拟供需”博弈的结果。而虚拟供需除了受现实基本供需影响外,很多事件都可能引起期货市场大量虚拟供求关系的变化。有研究显示,2004年至2008年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有1/3以上可以由期货市场投机来解释。而其他众多因素,如原油品质变化、剩余产能减少、库存变化等,只贡献了不到2/3的变动。因此,可以说,石油金融属性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现货市场供需双方对市场的影响力,这里也包括供应方的欧佩克。

 

  就未来来看,欧佩克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取决于未来世界石油格局的变化。一是世界石油需求,二是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对全球石油供应的影响。根据国际能源署2013年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预测,2035年前,世界石油需求仍将保持缓慢增长态势,而全球石油需求增量部分将主要由来自非欧佩克国家的非常规石油供应满足,同时鉴于当前的石油定价机制,欧佩克恐难在未来增强其对市场的影响力。

 

  然而,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石油生产组织,欧佩克对市场的影响力仍将持续存在,但其影响方式更多的将是以“特殊事件”的形式,如对外宣布减产等措施来影响期货市场虚拟供求双方及投机者的心理预期来对油价产生短期影响,像上世纪70年代的直接影响恐难出现。

 

  (作者:王建良 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