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建设路径,并得到了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支持。一年多以来,丝路经济带的构想已经扩大到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伙伴不断增多,合作内容不断加深,油气、交通、贸易、金融等各领域均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提出了相应的合作策略和措施,也都在逐步落实之中。而在各个领域中,油气合作的地位相当突出:古丝绸之路所经之地——中亚、中东、北非等均富含油气,我国目前与中亚、中东等国的油气合作已经有相当坚实的基础,互补优势非常明显,进一步深化合作既有空间又有可操作性,“油气先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应该认识到,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具有其深意。首先,现在的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是古代丝绸之路向西延伸的必经之路,是我国传统上与西方交往和通商的重要地区。其次,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最近十几年来,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有全面合作,在双边和多边平台上的交流和相互支持也越来越多。再次,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西部接壤,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按照习主席的话,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从“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做起,而哈萨克斯坦正是重点之一。
油气合作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中始终占据首要地位。哈萨克斯坦油气储量丰富,政治局势稳定,油气行业欢迎外国投资,这为中哈油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增长期,我国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还将继续维持高位,稳定获取海外油气资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等资源国的合作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两国接壤,可以直接通过管道相连,从而实现经济上和安全上的效益最大化。实际上,中哈目前已经各自成为对方最重要的油气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石油总开采量中的份额已经达到1/4,而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原油供应超过中国管道原油进口量的1/3,双方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已经达到了唇齿相依的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能源市场行情下,哈萨克斯坦乃至全球的油气生产国都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使产油国收入锐减,哈萨克斯坦已经调低了预算中对油价的预测,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主权财富基金也宣布下属企业将大幅削减2015年投资计划,这将导致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面临困难;另一方面,与哈萨克斯坦关系紧密,同属于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的俄罗斯正遭受西方的严厉制裁,受油价和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今年经济将出现衰退,这势必拖累哈萨克斯坦经济,也使哈萨克斯坦坚戈存在巨大的贬值压力。在这种局面下,特别是在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程中,中哈的油气合作正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新的机遇,需要认真对待、细致分析、坚决推进。
首先,中国在哈石油企业要在国际油价下跌情况下合理安排投资计划,确保中哈重大油气项目的投资和按期建设,保障对华原油供应。2014年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和凝析油产量比2013年减少了1.2%,不排除油价下跌导致其产量继续下降的可能性。因此,在哈的中国企业既需要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情况安排生产计划,获取商业利润,也要考虑保障中哈原油管道供应,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哈萨克斯坦境内一些战略性油气项目既需要中国的投资,也应该按期推进。此外,低油价下,哈国境内一些油气上游项目可能出现并购的机遇,有助于中国企业对哈国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其次,中哈油气合作应该向高科技、高效率方向发展。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油田滚动式开发、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等方面拥有技术方面的优势,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也大多是需要精细化作业的老油田;而哈萨克斯坦方面在油田服务等领域也迫切需要相关的技术和服务,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发掘。2014年12月,中国石油同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了在哈南部油田进行技术合作的协议,以提高采收率和加强伴生气利用,为双方进行技术合作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在低油价下,技术合作将成为精细化作业和提高效率的必然途径。
最后,中国方面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在哈萨克斯坦经营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坚戈贬值的风险。尽管哈中央银行多次表态要稳定汇率,但在卢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亚的多个国家,比如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都出现了货币贬值的情况,坚戈受到相当严重的贬值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去年年底达成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新签署的双边本地结算与支付协议的机制,在深化货币金融合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降低金融风险、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作者:刘乾,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