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作为一种
清洁能源,在政府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推进“以气代煤”、减少雾霾的背景下,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我国,页岩气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但在相关产业政策与监管机制层面上却有所缺失。2015年3月24日,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china5e)联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世界资源协会(WRI)发布了中国页岩气发展之路:完善产业政策与监管体制的报告并邀请来自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保部以及等多位专家进行了讨论。与会期间,诸多专家分别针对体制改革、税收、政府与市场配合等问题进行精彩发言。
“在油气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之际,页岩气先行出台监管机制将成为改革的突破口。届时,页岩气将作为推手,推动整个油气改革。”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抗教授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页岩气监管体制建立的重要性。
在美国,无论是在联邦层面还是州层面,规则制定过程有相当的透明度。美国国家环保署的联邦排放标准的撰写过程中采纳了很多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且在规则最终确定前有一段很长的公众评论期。甚至在州层面上,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在各个州是不一样的,但科罗拉多州最近政策的制定过程可作为其他州效仿的例子。科罗拉多州政府、公司及环保团体合作来寻求一种可以被大多数参与团体接受的折衷方式。相比之下,同样作为能源大国的中国却一度使用神秘红头文件代替法律。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改革的路程势必步履维艰。那么监管体制该如何建立呢?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在报告中给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完善油气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符合我国经济和能源发展的需要,在油气领域建议尽快制定统合的石油天然气法或者单独的石油法、天然气法,并制定实施细则。二,加强管理和监管的统一协调。在宏观层面,要加强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相关利益部门的沟通协调。从长期来看,建议监管的执行工作逐渐集中到一个机构,实行统一监管。三,建立国家级页岩气数据信息平台。如设立页岩气环保相关信息平台,或者在上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开设环保信息板块,方便普通民众查询,做到环保信息公开透明,减少民众对环保问题的担忧。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则提倡我国页岩气开发应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言代表指出当务之急是在页岩气污染排放标准和相关技术导则出台之间,尽快制定页岩气开发环境暂行管理办法。
在管理体制改革的道路中,一个开放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页岩气开发企业要加大环境相关信息披露;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调查含水层地质信息,有利于污染追责;完善环境监管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如油基
泥浆、钻屑、返排水处理环保标准缺失,监管不到位。
此外,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中国的页岩气发展将是互联网革命的延伸。”在美国,页岩气的成功正是打破旧传统,建立新思维。成功改变了传统油气公司商业开发模式,改“定产”为“放产”,以互联网投资的“快鱼吃慢鱼”模式,快采快放快回收,再从资本市场快速募集更多资金,通过“井工厂”持续大量打井降低成本快速增产。而在我国,页岩气监管体制的改革也要发挥“互联网+”的思维,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页岩气开发领域,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强大的信息技术之下,人们或许可以及时了解身边页岩气开发的环评及开发情况,更有甚者可以参考当下炒的火热的绿能宝模式,让更多的人通过众筹参与到页岩气的开发以及标准制定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