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体制改革须破四重门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5-10-13  来源:国际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进口权放开:欣喜背后有忧患 将原油进口权和进口使用权逐渐放开,实现竞争格局优化。这也是很多人期待的此轮油气体制改革应该落实的内容。而从目前情况看,这样的期待已经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今年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


 
    相比之下,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明显回落,特别2010—2014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降低,全国炼油开工率大幅下降,当前我国主力炼厂炼油能力利用率仅67%,地方炼油企业的开工率甚至低于40%。
 
    国内炼油能力过剩问题凸显,世界炼油能力同样面临过剩加剧的问题。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世界炼油能力将突破50亿吨/年,炼油能力过剩将达2.4亿吨/年。
 
    在炼化产能过剩、下属炼厂经济效益欠佳的背景下,中海油有意调整炼化战线,关停或者整合渤海湾等地一些炼厂,集中精力建设惠州炼厂等大炼化企业。中石化、中石油等巨头也不得不推迟或取消部分炼油厂的扩展计划。可见,市场放开容易,放开之后各企业如何解决开工率低位徘徊带来的收益低下问题,甚至亏损危机将是非常大的挑战。结构调整四个字并非那么容易就落到实处,见到效用。
 
管网独立:想说分开不容易
 
    一直以来,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大都掌握在“三桶油”手中,其中超过80%隶属中石油,这也成为其他企业进入油气管输领域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关油气管道领域的混改呼声非常高涨。2012年起,中石油曾连续两次引入社会资本入股西气东输管道,2014年还发布公告称,拟设立东部管道公司,并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转让管道公司股权,不过至今并未实行。
 
    对于此轮油气体制改革,业界对于管网独立的期待非常大。油气分析师王延婷就斩钉截铁地表示:“这是个方向,必须要这么做!”方正证券也做出了“中游基础设施特别是管网要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研判。但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管网是否要独立是此次改革争议最大的内容。我个人认为,任何改革都要问题导向。目前对于管网是否需要独立的问题,讨论还不充分,存在从概念出发,在理论层面论证的嫌疑。目前管网没独立存在哪些问题?独立之后会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独立?独立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独立之后需要什么样的价格水平和定价机制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深思熟虑,然后再做决断。”
 
    他认为,改革是要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且兼顾公平,千万不能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不能为改而改。油气管网无论独立与否,都不能让人人满意。但可以肯定的是,油气业务受资源可获性的条件影响较大,不能将油气管道简单与高速公路、电网等基础设施相比较论证。
 
     “很多人想到了将油气管道独立出来,对我国管网资源进行整合后的种种利好,但是并没有想到管网独立后有可能出现新的垄断,而且,新成立的管网公司不对上游和下游企业直接负责,修什么管线,修多大量的管线,自主性太大,一旦与上下游衔接不畅,将可能造成新的浪费。”周大地说,改革前要辩论充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对于管网独立问题,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个方向,但短期内成立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的概率不大。
 
    朱和表示:“油气管网的改革必然是要经历先易后难,要顺势而为,尊重管网运营规律。考虑到输油管道的改革可能影响炼厂的经营,输气管道的改革更容易切入一些。而输气管道容易独立的是长距离干线管网和主要支线管网。”
 
    但他也表示,对于中石油而言,很多油气管道投资较大,且还没有进入回收期,政府强行独立确实欠妥。而且油气管道的设计、建设、维修、安全管理等工作都非常专业,难度较大,如何独立,独立之后如何确保安全、高效运营也是问题,需周全考虑。油气改革核心是解决“市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四者的关系,管输体系中立化将是油气改革中必然要走的环节,因为它不仅对于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形成油气资源的市场价格发现体系。但显然不能一蹴而就,开放似乎比独立容易操作一些。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油气 体制改革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