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目标,业界纷纷指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充电桩数仅为3万个,按照充电桩均价每个2万元,充电站每座300万元估算,直接市场规模将达到1240亿元。
但这千亿市场空间并非所有充电板块企业都有能力分食,大规模的投资和不确定的投资回收期及收益率都给企业资本实力造成了挑战。
对于致力于布局超级充电站的富电科技而言,登陆资本市场更是其实施未来两年建设1000座超级充电站计划的重要前提。9月18日,重组后的威力恒随即宣布获得充电桩大单,称与上海柯雄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金额3160万元的充电桩专用设备采购合同,出售200台大屏智能45KW直流桩。
而借政策利好,充电桩上市公司也纷纷在资本市场收获颇丰,据悉,在10月9日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充电桩概念股集体暴涨。上海普天的股价已经比一个月前翻番。
更多投融资入口打开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对充电站桩建设规模的积极表态,充电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成为充电桩企业争相融资的重要动力。《意见》明确指出,在充电桩建设上要放宽准入,通过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一种公私合作的项目融资模式)等方式,为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创造条件。企业和个人均可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充电设施建设,是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明确的态度,这一次是进一步强调”,张君毅表示,“今后的充电桩建设,公私合营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一定是一个切入点。”
庞雷介绍,富电科技已经积极介入北京地区的充电桩PPP项目,在丰台、亦庄和石景山,富电科技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钢以及丰田管委会合作的充电桩建设项目都在迅速推进中。
而来自业界的分析也对PPP模式报以极大期待。认为该模式能提高项目整体建设运营效率,降低交易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励办法。此外,“通过企业债券、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制定相关收费办法,放开社会投资新建停车场准许入门槛,允许充电服务企业向用户收费”的措施也旨在为充电桩建设和运营企业打开新的融资和盈利通道。
政策利好所打开的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这也使得充电桩相关企业更加迫切地希望加入这场大规模投资中去。
业界分析认为,充电顶层方案已经落地,待充电国标的出台、电改细则对配售电的权属明确后,充电桩规模化建设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拐点,由此引发的产业资本潮也将更为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