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连续上涨收官,但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却并非“暖冬”。跟踪一揽子大宗原材料价格综合表现的CRB指数累计下跌23%,创7年来的年度最大跌幅。尤其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带动主要商品的成本及情绪创新低。不少机构预计,由于市场未有任何松动迹象,2016年大宗原材料市场料“春”意难返。
数据显示,2015年最后几个交易日,主要大宗原材料价格纷纷连续上涨,到最后一个交易日,全球第一大宗商品——原油的两大市场基准油价均收涨,纽约市场油价收于每桶37.04美元,伦敦布伦特油价则收报每桶37.28美元。
与此同时,包括铜、橡胶以及软商品棉花等商品也都纷纷收红,其中被誉为“经济预测博士”的铜期货价格最后两周涨逾2%,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回到每吨3.6万元上方,带动跟踪一揽子大宗原材料价格表现的商品综合指数脱离了之前创下的低位。
但是,年末“冲刺”终难掩全年颓势,大宗商品已连续两年成全球表现最差的资产类别。统计显示,在国际市场上,CRB指数累计较前一年大跌23%,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年,指数一度刷新1986年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带动,国内市场跟踪一揽子原材料价格表现的文华商品指数亦累计大跌近20%,到年底一度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历史低点。
在不少机构看来,大宗商品经历了2015年的“黑暗时代”,除了大多数大宗原材料供过于求,主要大宗商品的大跌也使得市场轮番下移。“尤其是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带动主要商品的成本及情绪创新低。”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由于供应过剩,且新增供应预期持续冲击市场,目前市场普遍认同的油价新平衡点或已低于40美元。
据统计,整个2015年,国际油价累计大跌超过30%。“国际油价的表现远不及市场此前的预期。”中银国际期货分析师马堃表示,市场低估了美国高成本页岩油气的抗压力,到目前,美国还取消了原油的出口禁令,40年来将首次出口原油。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产油国都还在‘扛’。”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不仅更高成本的美国页岩油气厂商,深陷财政困境的俄罗斯、沙特等传统产油国也在苦撑,短期内油价仍难有任何回升的迹象,何时迎来“拐点”更遥遥无期。
刘心田认为,当前原油市场与2008年油价下行的共同之处是下行压力都较大,不同的是2008年油价的回落更多是昙花一现,而目前的探底则是供需压力下的价值回归,后期市场底部很可能跌至30美元。
原油市场的低迷已经拖累整个能源市场的表现,尤其是油价“感冒”,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也“吃药”。数据显示,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年内的累计跌幅达35%,市场弱势远甚于原油市场,同时由于暖冬,取暖油期货价格跌幅亦高达40%,使得下游产业对国际能源的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整个2015年,主要大宗原材料中仅部分软商品环比前一年上行,其中棉花、白糖涨幅居前,涨幅较大的国际棉花价格全年收涨近6%,一举扭转了此前一年暴跌的势头。
“展望2016年,金属以及大多数大宗商品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高盛等国际投行的分析预计,由于供过于求的效应继续“发威”,铜、铁矿石、煤炭、原油以及黄金等可能继续下挫,不排除部分原材料价格2016年或再现两位数的跌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寻底进程依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