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企面临国外连续发难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6-04-28  来源:北京商报  关注度:0]
摘要: 日前,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对中国河钢集团、宝钢集团等约40家中国钢铁企业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提起调查,并发布永久性的排除令及禁止令。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部长普里茨克及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日...

    日前,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对中国河钢集团、宝钢集团等约40家中国钢铁企业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提起调查,并发布永久性的排除令及禁止令。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部长普里茨克及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日前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必须采取“及时、具体的行动”减少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否则就可能会面临其他国家施加的贸易保护措施。而且美国与加拿大、欧盟、日本、墨西哥、韩国等国代表一致认为,政府不应为持续亏损的钢厂提供补贴或其他支持,也不应鼓励增加产能。

  据了解,2015年,我国钢企遭“双反”调查案件达37起,2016年初,欧盟和澳大利亚也宣布要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钢铁企业,并呼吁中国削减产能。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3月,中国钢材出口998万吨,同比增长29.6%;一季度累计出口2783万吨,同比增长8%。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认为:“3月出口多数是1、2月接的订单,当时国内需求处于淡季,价格还没有大涨。”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春节后复产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北方回暖,各地的基建工程陆续启动,钢材需求量不断增加,钢价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将节前停产维修的设备复产,这些产能都是正常的产能,这是很正常的行为。中国85%-95%的钢铁产能都用于内需,并非大量出口。

  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亦指出,美国和欧盟也在不同程度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将全球钢铁行业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一家是为“贸易保护主义找的一个懒散且没有说服力的借口。所谓知识产权侵权指控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希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驳回指控”。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积极、持续地去产能工作。中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3%,为近30年来首次下降。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压缩9000万吨钢铁产能,计划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削减1亿-1.5亿吨产能。

  从各地披露的数据看,各地去产能的决心也非常坚决。以河北为例,河北省钢铁总产能约为3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约27%,要在未来五年内淘汰1亿吨产能。近日该省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坚决禁止违规新建钢铁产能和已封停钢铁设备复产,对违规新建钢铁项目或封停钢铁设备复产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将采取先免职,再进一步调查处理等惩罚措施。江苏则提出到2018年底,压减钢铁产能1255万吨。

  去产能不仅仅是封停设备的问题,中国还要安置近50万钢铁工人。仅这一项,便大于整个欧洲钢铁工人的总和。

  以武钢来为例,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武钢集团已完成1.4万名员工的人员分流工作。武钢集团副总经理、武钢股份总经理邹继新表示,目前集团还有5万多人需要安置分流。

  虽然钢价回暖,但钢企的日子依然不好过。但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钢协会员钢企净亏8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亏损76亿元,同比增亏659.51%。

  多位钢铁业人士表示,在钢铁业去产能未达到实质性效果的情况下,钢企亏损或许还会持续。若再遭遇国外“双反”调查,出口难度将会加大,企业分化将会更加明显。

  安阳钢铁去年巨亏25亿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实习生 王子扬)昨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阳钢铁”)发布的2015年报显示,2015年安阳钢铁营业收入为203亿元,较2014年同期减少24.16%,亏损约25亿元。

对于亏损,安阳钢铁公告称,由于钢铁行业受经济放缓影响,下游用钢需求严重不足,钢材价格屡创新低,使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受钢材市场持续恶化的影响,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大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亏损是安阳钢铁自2012年亏损34亿元后的首次亏损。相关资料显示,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安阳钢铁步入亏损,当季亏损6272万元。进入2012年,公司亏损急剧加大,四个季度分别亏损3.52亿元、11亿元、10.1亿元和10.4亿元。全年亏损总额甚至超过了公司在过去八年的盈利总和。业绩堪忧,利润下跌,安阳钢铁为此采取了多种策略,意图摆脱困境,但均未能挽救局面。

  近年来,由于钢价下跌,大多数钢铁企业呈现亏损状态。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