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精准扶贫的方式,蚌埠市着力推广光伏扶贫,从项目备案、招标等方面,努力解决项目设计不合理、后期清洁维护不到位问题,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下属三县光伏扶贫电站的100%并网发电,按时高质高效完成扶贫电站的建设任务。
规范建设光伏电站“造血”扶贫
8月11日一大早,在固镇县新马桥镇胡洼村,贫困户郭远路来到离村10多米远的村级光伏发电站打扫卫生。这里三排240块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直接接入60KW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成与电网相匹配的交流电。上午9点21分,电站发电功率达到了额定功率的一半,瞬时发电功率31.5KW。“今年3月电站并网发电以来,电站总发电量已达33663.7度电,每度电1块钱,四五个月的时间,直接为该村增加集体收入3万多元。”胡洼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队长李晓东告诉记者。
五河县武桥镇贫困村老张村,将村级电站建到了镇养老院的屋顶上。8月12日中午11点20分,电站逆变器上显示功率达到了51.663千瓦时,当日发电量为137.5度。项目施工方中建材旗下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徐阳预估,当天发电量至少可超过340度。
“蚌埠市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春节后开工建设,截至目前,怀远县建设的51个村级电站、1020个户级电站,固镇县建设的18个村级电站,五河县建设的19个村级电站全部完工,实现100%并网发电,村级电站平均发电量达6万度,预计年收益近6万元。”蚌埠市发改委能源办负责人刘波告诉记者,通过召开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专题会议,印发电站选址、质量标准、技术验收要求,明确承建项目的企业条件等,加强政府引导,在项目招标、建设阶段,坚持“选择实力强、技术先进、可持续的后期服务保障能力强的企业”的要求,组织精干力量,优先保障人员、资金、设备到位,蚌埠市按时高质高效完成了扶贫电站建设任务。
前期统筹
避免“豆渣”工程
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完成早,收益见效快,起到了示范效应,使得不少贫困村跃跃欲试。
但据记者了解,我省部分县区2015年度光伏扶贫工程仍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衡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优劣的最终指标就是发电量,当电站的系统效率低于60%时,便难以达到预期收益。电站建设面积、组件安装倾角、组件尺寸、组件前后排的不遮挡间距及排布方式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电站的PR值。
“光伏扶贫工程既是民生工程,更要做成民心工程,要让扶贫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刘波告诉记者,建立起一套专业的申报、备案、招标、验收程序制度十分重要,严格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既要保证财政资金少花钱,又要避免低价中标企业以次充好。为此,蚌埠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光伏电站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市光伏电站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光伏组件在光电转换效率、年衰减率、全生命周期衰减率的技术要求,并实施项目申报备案制度。
记者拿到了一份五河县省级整村推进扶贫(村级光伏电站)项目设备采购与安装招标文件。该文件对电站主要技术参数、光伏并网逆变器等成套设备技术要求、构架设计、电气与防雷设计做出了详细说明。“除了电池组件要求品牌外,支架我们也要求选用热镀锌钢或铝合金型材,耐室外风霜雪雨腐蚀,保证支架25年内放心使用。”五河县扶贫办工作人员高明介绍,评标时,投标报价占60%的分数,企业综合实力和售后服务占40%的分数,进一步严格了承建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的准入条件。
“电站全部建成后,今年7月,我们还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验收,再度把关,杜绝了‘豆渣’工程。”蚌埠市发改委能源办副主任王静说。
管护结合电站收益“长流水不断线”
“光伏电站要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保证25年使用寿命,平均每年发电在5万度以上,后期维护至为重要。”高明认为。
电站维护分为两部分,一是电池板的清洁维护,二是设备性能维护。
目前,怀远、固镇、五河三县的村级电站,由建站贫困村选择一贫困户进行管理,并从发电收益中提取部分给贫困户作为奖励。固镇胡洼村的郭远路每天都要到电站转一转。午收时,村里灰尘特别大,他早中晚都要给电池板除尘,进入七八月份多雨季节,草木旺盛。每天,他都要除草防止爬山虎长到电板上。
“我们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承建单位,组建起一支全天候的维护抢修队伍,避免或减少发电损失,承诺售后服务响应时间小于2小时。”高明介绍,承建单位也编制了电站运营维护手册,明确注意事项和简单故障处理办法,交给贫困户,指导其维护。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批与光伏电站配套的除尘专用清扫工具也将于近期下发到各村清扫人员手中。
在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育发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一款名为“Isolarcloud”的手机APP。打开该款APP,各级扶贫管理单位和运维人员均可实时掌握该公司承建的各电站的动态运行情况,实现“掌上管理”。针对部分屋顶电站人工清扫不方便的问题,该公司还研发了智能清扫机器人。
“我们正按照蚌埠地区的特点,逐步探索一套统一的集控系统和运维管理制度,确保电站长期取得收益。”刘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