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石油在扶贫工作中,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打通“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在当地形成了“合作社+农户+企业+行业”的产业扶贫格局,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走出了一条以行业优势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从出路上解决脱贫问题的新模式,逐步实现从“扶贫”向“脱贫”的转变,
山西石油扶贫点--岢岚县西豹峪乡位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吕梁片区,在142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常住人口仅有3000余人,地处偏远、人口分散、基础设施匮乏,加之当地无霜期短、农作物产量低,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活条件异常艰苦,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这里是脱贫攻坚的难点、痛点,堪称“最难啃的骨头”。
2013年,
中石化山西分公司扶贫工作队进驻此地,随机对当地贫困状况、原因进行调研。“穷是穷在观念、穷在思路上”,经过实地调研,公司党委针对该地区存在的思维观念滞后、部分贫困户仍然存在“等靠要”思想的现状,提出了“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形象工程,创新工作思路,深挖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立足一个‘准’字,从思路上解决脱贫”的工作要求,改变以往扶贫以钱物捐赠为主的“输血”的方式,把工作重点转向“产业扶贫”上来,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上,以推进红芸豆为主的小杂粮产业为龙头,以合作社牵头开展“集约式”生产经营,土地产出以订单形式保价收购包销,打消了贫困户对农产品销售的顾虑,激发了贫困人口的脱贫意愿,调动了当地群众开展种植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参与度,使“种、产、销”的产业扶贫模式快速形成。
在这种良性互动影响下,贫困户从“等靠要”变成了积极参与,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大量荒芜的土地重现生机。同时,扶贫队鼓励贫困户把“扶贫贷款”投入小杂粮加工厂,成为“合伙人”,作为股东,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分红。从而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扶贫思路,帮助该地区找了到一条最适宜、最长久的致富之路。
近年来,山西石油虽然在经营上遇到严重困难,但在扶贫工作的投入上力度不减,先期投入109万元,用于产业扶贫和品牌打造,帮助该地区建起全县最大的小杂粮加工厂,并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制定出小杂粮品牌打造、生产、加工、营销、推广等“一站式”扶贫的策略,做大做强小杂粮产业。同时利用自身的
加油站易捷营销平台,深挖小杂粮产业潜力,解决制约小杂粮营销、推广等方面的短板, 努力把“小杂粮之乡”的农产品变成当地群众脱贫的希望。
目前,山西石油依托自身销售网点,已前期从岢岚收购小杂粮87.14万元,在347个易捷网点铺货;印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精准帮扶西豹峪乡产业项目”字样的小杂粮产品在第五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隆重推出……
在产业开发的带动下,日渐萧条的乡村吸引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在自己流转的土地上和加工厂里务工,每月增收2000余元。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不仅使当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提升了中国石化在山西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