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柴达木尕斯油田采油作业区油井。(资料图片)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发布了一条矿权流转消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将所在柴达木盆地的4个探矿权和2个采矿权区块流转给辽河油田,这标志着我国矿权流转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悉,青海油田勘探开发主战场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油气生产一线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国内内陆上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气生产企业。时值深冬,《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了青海油田花土沟尕斯油田。
青海油田公司纪委书记高辉告诉记者,近年来青海油田发展进入快车道,自2007年以来经勘探相继发现了昆北、英东、东坪、扎哈泉、英西5个油(气)田,夯实了原油稳产基础,推动油气当量从2006年的418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713万吨,7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进入第7年。
据中国石油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表明,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量达70亿吨。柴达木沉积岩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青海油田拥有8万平方公里的矿权,国家规定每1万平方公里勘探投入不能少于1亿元,青海油田每年的勘探投入是10亿元,但这一勘探投入仍远远不足。
青海油田占用矿权资源面积大,因勘探投入资金不足和技术等问题,经济效益在中石油集团中位列第4位,产生的经济效益与自身所占面积不相称,急切需要引进技术资金,融合发展。
但是,由于资源禀赋和历史原因,中国石油东西部油田剩余油气资源存在明显差异。西部油区地域广阔,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较低,但投资和技术力量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东部探矿区域有限,技术力量相对富余,后备资源不足,“走出去”的愿望强烈。
据了解,当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资源勘探资金投入不足,有限的资金无法支撑重大勘探项目,容易造成“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的局面。二是企业之间资源、技术、资金、智力共享和融合度不够,各自单打独斗难成大器。直到国务院今年5月份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问题才有所改观。《意见》提出,推进国有油气企业专业化重组整合,支持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务开展专业化重组,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
该政策具体到石油行业就是放开矿权流转,施行竞争性开采,登记一块矿权资源,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投入是1万元,登记得越多投入的就越多,但如果连续两年投入不足,矿权必须退出,比如投入额度是80%,就必须退出20%的矿权面积。
中石油的矿权流转项目历经了几个月的对接,最终确定将青海油田所在柴达木盆地4个探矿权和2个采矿权区块流转给辽河油田。对此,青海油田副总经理张道伟告诉记者,本次矿权内部流转采取勘探区块和未动用储量区块“1+1捆绑”模式(一块未探明区域,一块探明区域),在格尔木地区划了一块探矿区域,在花土沟地区划了一块采矿区域。实行内部流转新机制后,辽河油田在资源所在地青海海西州注册成立公司,与青海油田和母公司辽河油田切断从属关系,由石油集团公司直接投资、独立市场化运作,以后该公司在建设、开发中可以直接在社会上招标。
“青海油田最终确定与辽河油田合作,是因为两家公司油气复杂程度和油气成藏特征有一定相似之处,可以对症下药。”张道伟表示,项目将定于2018年1月1日全面启动。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中国石油历史上的第一次矿权流转,该项目打破了矿产资源“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的局面,满足了多年来矿产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强烈愿望。
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党委书记杨少勇告诉记者,青海油田的勘探投入明显不足,所以只能将资金集中用在主攻区带上,剩余区块只能暂时放置。“但现在,矿权流转的改革,对勘探事业来说有效激活了地下沉睡的资源。”杨少勇说。